康網 Tag標簽 [心肌梗塞]如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治療
2024-04-19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它是由于供應心臟營養物質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所致。臨床上主要表現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嚴重時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突然死亡(猝死)。心絞痛的發作是由于心肌短暫缺血缺氧所引起的,通常有冠狀動脈血流絕對減少或心肌…
-
睡前喝水可預防得腦梗塞
2024-04-12睡前過度控制水分的攝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性,特別是老年人更要小心,許多平日就有尿頻現象的老人,到了冬天,養成睡前盡量不喝水的習慣。如果吃過晚飯后到翌日起床,其間都不喝水的話,血液中的水分便會不足,很容易會產生血凝的現象。
-
冠心病急救方法
2024-04-05在高危病人(高血壓,糖尿病,既往有心絞痛發作者)中一旦發生以下情況:胸部不適,極度疲勞,呼吸困難,尤其伴有大汗,頭昏,心悸,瀕死感時,要高度懷疑發生了心肌梗塞,應立即送距離最近的,有條件作心電圖,心電監護,直流電除顫,靜脈溶栓的醫療機構。
-
無Q波型心肌梗塞的治療原則
2024-04-05無Q波型心肌梗塞的一般治療如臥床休息、吸氧止痛,以及硝酸鹽類、p阻滯劑、溶栓療法、冠脈擴張術、搭橋術等,與一般急性心肌梗塞相同。但無Q波型梗塞者屬于高發人群,應積極進行后續治療,據文獻報道以下兩類藥物對無Q波型心肌梗塞有益,應推廣使用。
-
無痛性心肌梗塞的癥狀
2024-04-03無痛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臨床經驗表明,凡遇到下列情況時,應高度懷疑無痛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
冠心病的自我診斷
2024-03-31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臨床以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心臟擴大等病狀為主,本病屬中醫胸痛、胸痹范疇,多為心陽不足,心脈瘀滯所為。一旦發現有心肌缺血的證據,應馬上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服用安全的藥物。冠心病心絞痛根據其臨床特點,當屬中…
-
急性心肌梗塞抗凝治療
2024-03-28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應用抗凝劑和血小板抑制劑的目的為:①預防早期再梗塞或梗塞面積擴大,降低死亡率;②預防心室附壁血栓及動脈栓塞的發生;③預防深部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④預防心肌梗塞晚期的再梗塞和死亡。
-
肥胖人冠心病的特點
2024-03-28肥胖人易患冠心病已被長期的臨床醫學研究所證實。一些研究資料表明:肥胖與正常體重的人相比,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為5:1。肥胖人冠心病的病死率可達30%~40%。
-
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節中注意什么?
2024-03-13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氣候變化可誘使冠心病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據西德《醫學世界》報道,阿爾卑斯地區在春秋季時,心肌梗塞的病人明顯增多。我國山東地區在3~5月份心肌梗塞的發病率最高;北京地區,每年的4月和11月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期。
-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指南
2024-03-07一.起居有常:應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臨睡前不宜看緊張、恐怖的小說和電視。
-
老年人小心冠心病
2024-03-01我國大概每10萬人口中冠心病的死亡率每年543人,其中腦血管病129人,心血管病87人,那么心腦血管病占了40%左右,非常重要。在心腦血管中又以冠心病的危害最大,特別是急性冠心病事件,在歐洲特別多。它主要是嚴重心肌缺血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猝死。
-
急性心肌梗塞的飲食
2024-02-23心肌梗塞患者飲食宜少食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為主,少吃運動脂肪如肥肉、豬油、黃油、腦、肝、心、腎等運動內臟及蛋黃、墨魚、魷魚等。以豆油、麻油、菜油、茶油或玉米油為食用油。盡量不吃椰子油。多吃新鮮蔬菜、瓜果、瘦肉、魚類、豆制品等。少吃甜食。…
-
冠心病急性發作的臨床表現
2024-02-185、急性心律失常如房顫、多源多型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嚴重竇性心動過緩、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
-
冠心病急性發作時的治療
2024-02-17冠心病急性發作是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急性右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因此在冠心病急性發作是要注意治療的手段。
-
急性心肌梗塞部位表現
2024-02-12(1)前壁:前壁心肌梗塞時病變血管為前降支,前降支供應左室心肌約50%的血液,一旦完全閉塞,心肌壞死范圍大,可造成較嚴重的左心室損傷而致左室功能明顯受損,出現左室舒張末壓增高,容量增加,射血分數降低,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
-
心肌梗死的飲食
2024-02-04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發癥,合理的飲食,對心肌梗塞治療有重要意義。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嚴格臥床,營養不宜過多,進食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
急性心房心肌梗塞的病因機制
2024-01-27國內對急性心房梗塞的報導很少,報道的發病率也很低,約占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梗塞)的0.7%-1.5%。這可能是因為心房梗塞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且心電圖特征不明顯,難以評價及尚無精確的診斷標準,也與臨床醫師對心房梗塞缺乏警覺、疑診不足,未能常規地特別地檢查分析心房來尋找梗塞…
-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時骨保護素的預測價值
2024-01-20動脈鈣化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動脈硬化癥特征,骨保護素(OPG)是近期發現的一種腫瘤壞死因子的成員,可能與血管的骨架結構有關。在2004年11月的JAmCollCardiol雜志上,美國學者UelandT等就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與OPG的關系作了報道。他們將234名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患者隨機分為血管…
-
急性心肌梗死的概述
2024-01-19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系指冠狀動脈突然完全性閉塞,心肌發生缺血、損傷和壞死,出現以劇烈胸痛、心電圖和心肌酶學的動態變化為臨床特征的一種急性缺血性心臟病。其基礎病變大多數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少數為其他病變如急性冠狀動脈栓塞等。
-
冠心病患者在冬春季節應注意些什么?
2023-12-21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氣候變化可誘使冠心病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據西德《醫學世界》報道,阿爾卑斯地區在春秋季時,心肌梗塞的病人明顯增多。我國山東地區在3~5月份心肌梗塞的發病率最高;北京地區,每年的4月和11月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期。
-
心肌梗塞的飲食原則
2023-11-30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發癥,合理的飲食,對心肌梗塞治療有重要意義。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嚴格臥床,營養不宜過多,進食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愈后復發?
2023-11-15近20年來,由于加強監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明顯降低,從30%左右降至10%以下。但再梗塞或多次梗塞的患者增多,成為心肌梗塞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除在急性期應積極治療外,還應加強心肌梗塞后的康復和二級預防,以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和恢復工…
-
氣候變化與冠心病的關系
2023-10-30氣候寒冷的天氣或冬春季節, 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就會增加。北京地區防治冠心病協作組與天氣氣候研究所協作發現,急性心肌梗塞每年有兩個高峰期,即11-1月和3-4月。11-12月是秋季轉入冬季,3-4月則由冬季轉入春季,二者均是季節轉換時期,冷空氣活動頻繁。
-
室性早搏可以預測心肌梗塞
2023-10-27據臨床和實驗室研究表明,有時室性早搏的形態對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價值,甚至在竇性激動尚未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圖形之前,其室性早搏就已顯示出急性心肌梗塞圖形,并能準確定位,當室性早搏有以下特點時,即可提示心肌梗塞。
-
小心急性腸炎誘發心肌梗塞
2023-10-25急性腸炎與心肌梗塞本是兩種不相關聯的疾病。然臨床觀察發現 ,有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突發急性腸炎 (尤其是劇烈腹瀉 )時 ,較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甚至導致死亡。其原因是老年冠心病者的冠狀動脈多表現明顯的粥樣硬化……
-
急性心肌梗塞的體征
2023-10-18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據其病情輕重不一,體檢可以完全正常,但也可發現如下體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多處于焦慮和痛苦狀態,有心源性休克者常呈臥位,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冷汗,有心衰者呈半臥位;心率多增快,少數也可減慢等。
-
什么是無Q波型心肌梗塞?
2023-10-04臨床上一直根據心電圖有無Q波將 急性心肌梗塞分為透壁性心梗及心內膜下心梗。近年來通過一些 臨床及病理研究證實,無Q波型心肌梗塞是心肌梗塞中一組獨 立而重要的臨床類型,僅根據心電圖作透壁性或心內膜下梗塞的 診斷欠妥,因此提出應以Q波型心肌梗塞和無Q波型心肌梗塞為宜。
-
冠心病養生指南
2023-09-28冠心病通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本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病常與本病的發生有關。臨床上本病可有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表現,甚至可發生猝死。
-
冠心病患者養生指導
2023-09-2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臨床上可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到目前為止,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已知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和家族史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
無痛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征象
2023-09-20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提到心肌梗塞,不少人往往想到胸痛。確實,在心肌梗塞發病時,常有劇烈的左胸痛,但如果以為心肌梗塞必有胸痛,那可能會上疾病的當。醫學上觀察到,老年人發生心肌梗塞時大多數無痛感,原因是老年人痛覺反應低,也可能是冠狀動脈閉塞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