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網 Tag標簽 [原始]如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急性白血病診斷依據
2024-04-151、臨床癥狀:急驟高熱,進行性貧血或顯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2024-04-07(1)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升高,不成熟粒細胞10%,原始粒細胞5%-10%;
-
急性白血病的細胞化學檢查
2024-04-04原始粒細胞、原始單核細胞、原始淋巴細胞形態相似,有時難以從形態上區別,但各自細胞內的化學物質含量不同,經過組織化學染色,可幫助鑒別各類白血病。一般通過過氧化物酶(POX),蘇丹黑脂質(SB),糖原染色(PAS),非特異性酯酶(NAE)及其抑制試驗,可把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
-
急性白血病的診斷要點
2024-03-171、臨床表現:具有貧血、出血、發熱、感染及白血病細胞浸潤癥狀,如肝、脾、淋巴結腫大,胸骨壓痛等。
-
急性白血病的形態學分型
2024-03-11(1)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細胞(I+Ⅱ型)≥90%(非紅系細胞),早幼粒細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不見或罕見。
-
急性白血病鑒別診斷
2024-03-08根據病史、癥狀、體征以及血象、骨髓象特點,可明確急性白血病診斷,任何患者如外周血或骨髓涂片中原始+幼稚細胞(幼稚淋巴細胞或幼稚單核細胞)≥30%,或原始+早幼粒細胞≥50%,即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明確診斷后,需進一步明確亞型。
-
骨髓纖維化與急性白血病
2024-03-03急性白血病以青年、兒童發病較多,有急性白血病的臨床特征,常有明顯肝脾腫大,進行性貧血及不同程度的出血傾向。骨髓中原始細胞顯著增生,巨核細胞及紅細胞明顯減少,即使合并骨髓纖維化也以原始細胞增生為主。急性骨髓纖維化現在被正式命名為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屬AML中的M,…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分型
2024-03-03M1:(急性極微分化型原始粒細胞白血病)以來未分化或低分化原始粒細胞增生為特征,原始粒細胞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細胞胞漿內無顆粒;Ⅱ型細胞胞漿內含少數嗜天青顆粒或Aoer小體。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90%,早幼粒~成熟粒細胞,單核細胞在10%以下。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骨髓特點
2024-02-05①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明顯增生,比例增高,以小淋巴細胞為主;核圓形,偶有凹陷與折疊,染色質較粗,結構較一致核仁少,不清楚;胞漿少,輕或中度嗜堿。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分型
2024-01-31M1:(急性極微分化型原始粒細胞白血病)以來未分化或低分化原始粒細胞增生為特征,原始粒細胞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細胞胞漿內無顆粒;Ⅱ型細胞胞漿內含少數嗜天青顆粒或Aoer小體。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90%,早幼粒~成熟粒細胞,單核細胞在10%以下。
-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各型特點
2024-01-25⑴ANLL:①M1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細胞≥90%(非紅系細胞),早幼粒細胞少見,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不見或罕見;可見Auer小體。紅系、巨核細胞系增生受抑。
-
急性白血病的形態學分類
2024-01-06(1)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細胞(I+Ⅱ型)≥90%(非紅系細胞),早幼粒細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不見或罕見。
-
慢粒急變期的診斷標準
2023-12-30(1)原始粒細胞(Ⅰ型十Ⅱ型)(或原淋十幼淋、或原單十幼單)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
純紅細胞再障有哪些癥狀?
2023-12-27純紅細胞再障起病急,常呈自限性。可能發生在原有溶血性貧血患者和其他貧血患者,也偶發生在正常人。常表現為突發高熱(或低熱),或突發嚴重貧血,體檢主要為貧血的改變,原有溶血性疾病所致的黃疽可減輕,肝脾多腫大,很少有出血的發生。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有哪些特點?
2023-12-25①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明顯增生,比例增高,以小淋巴細胞為主;核圓形,偶有凹陷與折疊,染色質較粗,結構較一致核仁少,不清楚;胞漿少,輕或中度嗜堿。
-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癥的鑒別診斷
2023-12-201.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白細胞計數常明顯升高,NAP活性降低,Ph染色體陽性,存在BCR/ABL基因重排。骨髓活檢及骨骼x線檢查有助于鑒別。
-
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并發骨髓纖維化
2023-12-07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特別是AML-M7可合并骨髓纖維化。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臨床分型
2023-12-03①難治性貧血(RA):周圍血及骨髓中原始細胞數分別1%及5%。
-
慢粒慢性期的診斷標準
2023-11-18(1)臨床表現:無癥狀或有低熱、乏力、多汗、體重減輕等癥狀,有肝脾腫大或不腫大。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2023-11-13M1:(急性極微分化型原始粒細胞白血病)以來未分化或低分化原始粒細胞增生為特征,原始粒細胞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細胞胞漿內無顆粒;Ⅱ型細胞胞漿內含少數嗜天青顆粒或Aoer小體。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90%,早幼粒~成熟粒細胞……
-
如何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2023-11-05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造血干細胞疾病,其特點是造血系統多樣性增殖異常,表現為全血細胞或一系、兩系血細胞的減少,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原始粒細胞或早幼粒細胞可增多,但還不足以診斷急性白血病,終末期部分病人可以轉變為白血病。根據其臨床特點,屬于…
-
伴骨髓纖維化的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
2023-10-29該病特別是AML-M7可合并骨髓纖維化。AML-M7是巨核細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細胞增生≥30%網狀纖維增加,骨髓往往干抽,僅僅從形態學方面與AMF常難以鑒別Naeim認為AMF明顯累及三系的造血細胞,且巨核系多形性明顯……
-
急性白血病怎樣分型?
2023-10-21急性白血病可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淋,ALL)和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非淋,ANLL)兩大類。根據1985年修訂的FAB分型標準,ANLL共分M1-M7等7型.
-
何謂冒煙性白血病?
2023-10-11如果將急性白血病想象為熊熊燃燒著的大火,那將不難理解冒煙性白血病是--種具有引起大火燃燒潛在危險的一種隱襲性白血病疾病狀態。本病突出的特點為有一段時期病情發展緩慢,歷時數月甚至數年,血象亦示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
-
純紅細胞再障的臨床表現
2023-10-06純紅細胞再障起病急,常呈自限性。可能發生在原有溶血性貧血患者和其他貧血患者,也偶發生在正常人。常表現為突發高熱(或低熱),或突發嚴重貧血,體檢主要為貧血的改變,原有溶血性疾病所致的黃疽可減輕,肝脾多腫大,很少有出血的發生。
-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診斷
2023-10-05急性白血病的診斷分型,形態學和細胞化學是基礎。目前白血病的診斷已逐漸采用MICM(細胞形態學、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分型。1、L1 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以小細胞為主;核形規則偶有凹陷、折疊;染色質細而分散……
-
急性白血病骨髓特點(續)
2023-10-04⑥M6型(紅白血病):紅細胞系〉50%,且有形態學異常,非紅細胞系原粒細胞(或原始+幼稚單核細胞〉30%(非紅系細胞);若血片中原粒細胞或原單核細胞〉5%,骨髓非紅系細胞中原粒細胞或原始+幼稚單核細胞〉20%。巨核細胞減少……
-
急性白血病的實驗室檢查
2023-09-18血液檢查:白細胞數增多,高者可達100×109/L。也可白細胞數正常或減少,低者可達1.0×109/L。血片的細胞分類可見相當數量的原始細胞和早幼粒細胞,一般占30%~90%。白細胞不增多型的病人,在血片上很難找到原始細胞……
-
急性白血病的鑒別
2023-09-16根據病史、癥狀、體征以及血象、骨髓象特點,可明確急性白血病診斷,任何患者如外周血或骨髓涂片中原始+幼稚細胞(幼稚淋巴細胞或幼稚單核細胞)≥30%,或原始+早幼粒細胞≥50%,即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明確診斷后,需進一步明確亞型。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五大類型
2023-09-11①難治性貧血(RA):周圍血及骨髓中原始細胞數分別<1%及5%。②難治性貧血伴環形鐵粒幼紅細胞(RAS):周圍血及骨髓中原始細胞數分別<1%及5%,環形鐵粒幼紅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