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網 Tag標簽 [慢性]如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什么是慢性直腸炎?
2024-04-20急性直腸炎長期不愈,則變為慢性直腸炎。直腸粘膜及其下層肥厚者,為慢性肥大性直腸炎;如直腸內的腸腺及其間質萎縮改變者,稱為慢性萎縮性直腸炎。
-
慢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
2024-04-20慢性支氣管哮喘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疾病,長期咳、喘,可引起阻塞性肺氣腫;慢支反復發作,可引起支氣管擴張;進一步可使心、肺功能受到影響。
-
腰部慢性勞損的臨床表現
2024-04-19腰部慢性勞損多為慢性發病,并無明確的急性外傷史;有的患者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外傷史;有的患者姿勢不良或曾長期彎腰工作。癥狀時輕時重,一般休息后好轉,勞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須經常變換體位。有些患者在棘間、髂后上棘、骶髂關節或腰骶關節、腰椎二、三橫突處有程…
-
八招有效阻止胃炎癌變
2024-04-19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病和多發病。胃鏡普查證實,我國人群中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高達60%以上,萎縮性胃炎約占其中的1/5。萎縮性胃炎以往曾被認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變),現在看,這種認識有失偏頗。但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確有一定關系。
-
胃竇炎與慢性胃炎的區別
2024-04-19胃竇炎和慢性胃炎兩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相似,可以說是一種病理改變相似疾病的兩個不同的名稱。
-
慢性膽囊炎聲像圖的階段
2024-04-18慢性膽囊炎常為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癥,膽囊壁纖維組織增生及慢性炎癥細胞浸潤,使膽囊壁增厚,肌肉纖維萎縮,膽囊收縮功能減退,往往合并膽囊內結石。在X線膽囊造影檢查時,膽囊常不顯影,膽囊收縮功能減退。在B超檢查中就能明確顯示慢性膽囊炎三個階段的聲像圖。
-
萎縮性胃炎的介紹
2024-04-17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祖國醫學文獻中無萎縮性胃炎這一病名,屬于祖國醫學中/胃脘痛/,/腹脹/的范疇。國內有報告,萎縮性胃炎約有74.2%發生在40歲以上,而30歲以下的年輕人僅占8.7%。萎縮性胃炎患者每增長一歲,其發病率平均增加1.25%。
-
慢性白血病的實驗室檢查
2024-04-17(1)血象:白細胞總數常>15×109/L,一般在30×109/L~200×109/L,分類中約80%~90%為成熟小淋巴細胞,有少量異型淋巴細胞和幼淋巴細胞,血片上易見破碎細胞,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降低。貧血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溶血時,網織紅細胞升高。
-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易發生左心衰的原因
2024-04-17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尤其是合并有肺心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機體抵抗力差,一旦感冒極易引發肺炎。肺部淤血使氣體交換受到影響,出現缺氧,呼吸困難,肺部大量的炎癥反應因子會釋放進入血液而禍及心臟,誘發左心衰。左心衰患者臨床表現為:大多于夜間出現…
-
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
2024-04-16一、臨床表現:潛伏期2~26周,多數在輸血后5~12周發生,平均7.4周。與乙型肝炎相比。其癥狀較輕微,無黃疸型較多見。常有肝臟腫大。急性期患者亦可有關節炎、皮疹、腎小球腎炎和結節性多動脈炎等肝外表現。本病病程較長,ALT病初多波動,3~6個月后趨于正常。約50%~80%的病例…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概述
2024-04-16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淋)是淋巴細胞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這些成熟形態的淋巴細胞在體內積累,可使淋巴結結構消失,血液和骨髓內淋巴細胞增多,淋巴結和肝脾腫大,最后還可累及淋巴系統以外的其他組織。慢淋細胞系單克隆性。95%以上慢淋為B細胞型,5%…
-
治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中醫處方
2024-04-16處方:麥冬、五味子、生地、地龍各20克,青黛6克(包煎),蛤粉(包煎)、桑白皮、炒杏仁、炒枳殼各10克,沙參20克,沉香3克,肉桂2克。
-
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2024-04-15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清稀或如水樣,并可見腹痛腸鳴,大便夾雜粘液,食少腹脹和發熱、口渴、體乏無力并且病程長,反復發作時重時輕。
-
甲型肝炎的發病特點
2024-04-15甲型肝炎(簡稱甲肝)潛伏期平均約30天。多以發熱起病,類似"感冒"癥狀,平均發熱3天左右。常伴隨有惡心,嘔吐,厭油食等類似"胃炎"表現。隨之出現尿色深紅如隔夜茶色,皮膚粘膜發黃,糞便顏色變淺。化驗檢查出現血清膽紅素和谷丙轉氨酶(salt)明顯增高;病情常呈自限性,預后良好,…
-
乙肝的皮膚病變
2024-04-15(1)黃疸:黃疸是由于膽色素代謝障礙,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滲入組織,尤其是鞏膜和皮膚染成黃色所致。
-
中醫學中的慢性再障性貧血
2024-04-15根據其臨床表現,中醫認為慢性再障性貧血屬/虛勞/、/血虛/范疇。中醫認為勞必虛,虛極必成勞,而致虛之因極為復雜。一為體質因素,體質決定著人體對疾病的易感性和病機、證候的傾向性,而先天稟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父母體虛,胎中失養、孕育不足都會造成稟賦薄弱,腎精虧損,骨…
-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2024-04-15乙型肝炎遍布全球,無一定的流行周期及明顯的季節性,多屬散發。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長。本病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衡。更多的人表現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全國約達1.6億人以上,全世界達3億以上,已成為當今世界嚴重的衛生問題。
-
紅斑狼瘡類型及分類
2024-04-15關于紅斑狼瘡的分類,歷史上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在20世紀50年代時采用的Bundick和Eilis分類法為:1、局限性盤狀紅斑狼瘡,2、系數性紅斑狼瘡,又進一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播散性紅斑狼瘡(播散性盤狀紅斑狼瘡)。
-
皮肌炎預后
2024-04-14如果疾病能夠控制,那么與成人皮肌炎相比總體預后是令人滿意的,皮肌炎并不與惡性腫瘤的發病相關。但在急性期如果并發呼吸系統、心臟、神經系統或胃腸道并發癥,個別病例有死亡的危險。肌肉功能的恢復很大程度取決于鈣質沉積的發生和發展以及肌肉受累的嚴重程度,嚴重的肌肉病變…
-
再障的特點
2024-04-14(1)全血細胞減少而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如白細胞減少則病人易感染,出現發熱等;紅細胞減少而見心悸、乏力、頭暈等;血小板減少則見出血情況;
-
緩解慢性心衰的藥物有哪些?
2024-04-14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癥狀群,為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心衰的發病率增長顯著,正在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癥。
-
如何診斷"小三陽"慢性肝炎?
2024-04-14(1)轉氨酶升高超過2倍正常值;或轉氨酶升高不到2倍正常值但持續時間在2個月以上者;
-
各類型肝炎簡單介紹
2024-04-13甲型肝炎主要表現為急性肝炎,一般臨床經過順利。以往認為不轉為慢性,但近有報道認為約8~10%的甲型肝炎可遷延至12~15個月之久,亦可復發,或糞內長期攜帶HAV。
-
慢性腸炎的實驗室檢查與診斷
2024-04-13(1)外周血檢查:血常規中可見白細胞、紅細胞升高,血沉增快。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能服用腎上腺素
2024-04-1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見病因是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炎、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室間隔缺損、肺原性心臟病、肺動脈瓣狹窄等。患有此病者已屬于高敏感群,而腎上腺素對高敏患者有焦慮不安、面色蒼白、恐懼、頭痛和震顫等。大劑量興奮中樞而引起激動、嘔吐…
-
慢性特發性骨髓纖維化的臨床表現
2024-04-12慢性特發性骨髓纖維化常見于中老年人,男女發病率相近,兒童罕見。30%的患者初診時無癥狀,常在常規體檢發現脾增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而發現本病。表現為疲倦、呼吸困難、體重減輕、盜汗、低熱和出血。偶見因高尿酸血癥出現痛風性關節炎和腎結石。90%的患者因髓外造血伴有不同程…
-
什么是慢性白血病?
2024-04-12慢性白血病是一種白血病細胞相對成熟的惡性血液病,自然病程較急性白血病長。根據其白血病細胞的形態類型,大致上分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兩類。后者尚包括某些少見類型白血病,如多毛細胞白血病、幼淋巴細胞白血病、成人T細胞白血病等。
-
小兒慢性支氣管炎
2024-04-12小兒急性支氣管炎若咳嗽、咯痰超過2~3周即可考慮進入慢性過程。近年有不少專家提出應將持續性咳嗽伴或不伴咯痰超過3個月定為慢性支氣管炎較為適宜。
-
慢性心衰患者的飲食
2024-04-11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簡稱慢性心衰)是一組常見而危重的臨術綜合征,多由風濕性心臟瓣膜病、高血壓病和冠狀動脈硬化(冠心病),以及擴張型心肌病等引發。慢性心衰目前主要依賴藥物治療。那么慢性心衰患者應吃些什么?
-
HBeAg陰性慢性乙肝與前C區、BCP突變有關
2024-04-11HBeAg陰性慢性乙肝的發生機制主要與HBV基因前C區或C區啟動子的基因突變有關。最常見的前C區突變是核酸鏈第1896位(第28位密碼子)由G突變為A,即由原來的TGG突變為TAG,而后者是蛋白翻譯的終止密碼子,因此TAG的形成導致前C區的蛋白翻譯停止,HBeAg不能產生。前C區的突變還與病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