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網 Tag標簽 [病例]如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股骨頭壞死的發(fā)病部位
2024-04-16股骨頭壞死后,常出現骨質碎裂、塌陷、頭變形變扁等,這都是壞死的普遍現象。通過臨床大量病例觀察,發(fā)現股骨頭壞死開始大多發(fā)生在頭的前外側,這主要是應力集中的原因。大量臨床事實證明,應力集中可使軟骨下的骨小梁斷裂,可使骨質壓縮,骨髓內壓應力上升,最終導致骨壞死。
-
脊肌萎縮有幾種變型?
2024-04-14脊肌萎縮是一組可起病于嬰兒期或兒童期的疾病,其特征是由脊髓前角細胞與腦干內運動核進行性變性引起的骨骼肌萎縮.大多數病例都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看來都是第5號染色體上一個單獨的基因位點上的等位基因突變.有四種主要的變型.
-
格林-巴利綜合征病理變化
2024-04-10格林-巴利綜合征多數患者發(fā)病前有諸如巨細胞病毒、EB病毒或支原體感染,但少數病例的病因不明。
-
混合型腦癱癥狀
2024-04-09腦癱各型的典型癥狀混臺存在者,稱為混臺型。實際上是以痙攣型和不隨意運動癥狀混合,或三者不同特征癥狀混臺導致的腦癱。病因及病理變化較為廣泛,由于分型時某型表現為主的病例都分到相應類型中去,只有難以定出哪型癥狀為主的病人定為混合型,所以該型病例只占總數的1%左右。
-
小兒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西醫(yī)治療
2024-04-09小兒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至今尚乏特異性治療,曾試用多種藥物均無明顯療效。西醫(yī)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手術矯形;藥物治療三種。
-
什么是病毒性甲型肝炎?
2024-04-08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急性起病,有畏寒、發(fā)熱、食欲減退、惡心、疲乏、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無癥狀感染病例較常見,一般不轉為慢性和病原攜帶狀態(tài)。
-
腕月骨缺血性壞死的病因
2024-04-03腕月骨缺血性壞死的病例。一部分有外傷史,但大部分病例都無明顯外傷史。患者中以從事重體力勞動者較多,工作中經常需使腕關節(jié)強度背伸,同時又常受到外力自手掌向腕部沖擊或工作時需經常手握高頻震動工具者,如木工、鍛工、搬運工、鉚工或使用風鉆的工種等。均易發(fā)生腕月骨缺血…
-
預防皮肌炎
2024-04-03皮肌炎病程大部分病例為慢性漸進性,在2~3年趨向逐步恢復,僅少數死亡,故少數發(fā)作急性呈顯著乏力的病例,多數預后不良,常由于并發(fā)感染死亡。另有小部分病例呈反復發(fā)作,加劇與緩解交替進行,最終獲得緩解。
-
TTP的發(fā)病情況
2024-03-30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又稱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綜合征等。其病因不明,可能與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藥物過敏等有關。大部分病人年齡在10-40歲之間,約60%是女性。起病急驟,病情嚴重,2/3病例在3個月內死亡,少數病例較緩慢,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
-
溫抗體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的發(fā)病機理
2024-03-29溫抗體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簡稱自免溶貧)可發(fā)生于各種不同年齡的男女。一般認為不是遺傳性疾病,但在很少數家族中遺傳因素似乎有一定關系。根據病因可分為兩類:
-
盤狀紅斑狼瘡的中醫(yī)中藥
2024-03-29根據辨病與辯證相結合,本病可分成熱毒熾盛、陰虛而虛、陰虛陽虛、毒邪攻心、肝郁血瘀等型施治。熱毒熾盛型相當于急性和亞急性病例,治以清熱解毒,滋陰涼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陰虛血虛型相當于輕度活動病例,治以養(yǎng)陰補血,涼血解毒,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或大補陰丸。陰虛陽虛…
-
酒精肝治療的治療原則
2024-03-28酒精肝是西方國家最常見的肝病,在我國發(fā)病率有增多的趨勢。在組織病理學上,主要表現為脂肪肝,酒精肝、肝纖維化及肝硬化。
-
藥物性溶血性貧血的用藥原則
2024-03-174.嚴重病例,且腎上腺皮質激素無效情況下可以選擇血漿置換術。
-
藥物性溶血性貧血的治療方案
2024-03-134.嚴重病例,且腎上腺皮質激素無效情況下可以選擇血漿置換術。
-
骨髓瘤的實驗室檢查
2024-03-13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歲)發(fā)生的多發(fā)惡性骨髓內腫瘤。椎體、肋骨、胸骨、顱骨和骨盆為其好發(fā)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質極少發(fā)生。其主要癥狀為疼痛,初期為間歇性,繼為持續(xù)性,疼痛十分劇烈。神經可能被壓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癱。腫瘤一旦發(fā)現…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預后如何?
2024-03-11慢粒由于個體差異、加之治療方法不同,使就診后生存期長短懸殊很大,一般21~45.5個月,長期存活7~20年以上病例僅為少數。多因急變而病情加劇惡化,約75%~85%的慢粒在1~5年內由穩(wěn)定期轉入急變期,慢粒一旦急變,預后不良,半數以上病例在3~6個月內死亡,僅極個別病例能超過1…
-
重癥肌無力臨床上有哪些癥狀?
2024-03-08重癥肌無力起病隱襲,最長見的首發(fā)癥狀為眼外肌不同程度無力,包括上瞼下垂,眼球活動受限而出現復視,但瞳孔擴約肌不受累。眼外肌肌力弱可由單眼開始,以后累及雙眼;或雙眼同時發(fā)病,但兩側受累程度常不對稱。除眼外肌外,其它骨骼肌也可受累。如咀嚼肌和咽喉肌受累時則咀嚼、進…
-
股骨頭壞死常發(fā)生的部位是哪?
2024-03-05股骨頭壞死后,常出現骨質碎裂、塌陷、頭變形變扁等,這都是壞死的普遍現象。通過臨床大量病例觀察,發(fā)現股骨頭壞死開始大多發(fā)生在頭的前外側,這主要是應力集中的原因。大量臨床事實證明,應力集中可使軟骨下的骨小梁斷裂,可使骨質壓縮,骨髓內壓應力上升,最終導致骨壞死。
-
青少年肌無力和成人肌無力
2024-03-02全部肌無力病例的4%在10歲前發(fā)病,24%病例在20歲前發(fā)作,女性占優(yōu)勢(4:1)。此型與嬰兒型相反,遺傳因素相對小,主要是免疫機制在發(fā)病機制中起作用。病程進展慢,有明顯起伏。胸腺瘤少見。
-
小兒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表現
2024-02-26臨床表現本組疾病類型較多,發(fā)病年齡、遺傳方式、波及的肌肉各有其特點,不同部位肌肉受累的臨床表現如下:骨盆帶肌受累時,行走緩慢,走路時左右搖擺,似鴨行步態(tài),上樓困難,蹲下后難以站立。自仰臥位站立時困難,須先翻至俯臥位,然后用雙手支撐著下肢,逐漸將軀干伸直而站起…
-
脊肌萎縮癥的變型
2024-02-20脊肌萎縮癥是一組可起病于嬰兒期或兒童期的疾病,其特征是由脊髓前角細胞與腦干內運動核進行性變性引起的骨骼肌萎縮.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臨床體征
2024-02-17多數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起病隱襲,以男性中老年多見,約70%病例50歲以上。兒童少見,但近年青少年發(fā)病亦有增加。
-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024-02-11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綜合征等。其病因不明,可能與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藥物過敏等有關。大部分病人年齡在10-40歲之間,約60%是女性。起病急驟,病情嚴重,2/3病例在3個月內死亡,少數病例較緩慢,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
-
心肌炎病情嚴重嗎?
2024-02-05(1)輕型可無癥狀或僅有一過性心電圖ST-T的改變,或表現為精神不好、無力、食欲不振,第1心音減弱,或有奔馬律,心動過速,心界大都正常,病情較輕,經治療于數日或數周內痊愈,或呈亞臨床經過。
-
深入了解病毒性心肌炎
2024-02-05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種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炎癥。傳染途徑多從口入,偶爾也可由空氣傳播。本病以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青少年和壯年居多。一般病程小于半年為急性期,半年至2年為遷延期,病程大于2年則屬慢性期。一般來說成人預后優(yōu)于小兒,大多數成年患者可在數周…
-
心肌炎的分型及表現
2024-01-21(1)輕型可無癥狀或僅有一過性心電圖ST-T的改變,或表現為精神不好、無力、食欲不振,第1心音減弱,或有奔馬律,心動過速,心界大都正常,病情較輕,經治療于數日或數周內痊愈,或呈亞臨床經過。
-
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要點
2024-01-19二、輕微上呼吸道感染表現1-3天后咳嗽加劇,氣促、呼吸淺快伴呼氣性喘嗚,明顯鼻扇及三凹征,嚴重病例極度煩燥不安、蒼白、青紫、陣發(fā)性喘憋、幼嬰可有呼吸暫停,發(fā)熱多不高。
-
小兒支氣管如何治療?
2024-01-19小兒支氣管治療原則:1.適當休息,多飲開水。2.對癥治療。3.控制感染。
-
中醫(yī)中藥治療盤狀紅斑狼瘡
2024-01-14根據辨病與辯證相結合,本病可分成熱毒熾盛、陰虛而虛、陰虛陽虛、毒邪攻心、肝郁血瘀等型施治。熱毒熾盛型相當于急性和亞急性病例,治以清熱解毒,滋陰涼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陰虛血虛型相當于輕度活動病例,治以養(yǎng)陰補血,涼血解毒,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或大補陰丸。陰虛陽虛…
-
骨髓纖維化中醫(yī)治療依據
2024-01-13骨髓纖維化多發(fā)于中老年人,平均發(fā)病年齡在60歲。由于起病較慢,多數患者在出現癥狀后18個月方得到確診。其主要表現為發(fā)熱、消瘦、盜汗、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脾臟腫大,有1/3病人在診斷時脾臟已達盆腔,也有半數以上病人伴有肝臟腫大,所以有一部分病例在疾病早期被誤診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