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網 Tag標簽 [血清]如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乙肝的實驗室檢查-HBV血清學檢測
2024-04-16HBV血清學標志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目前常采用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或化學發(fā)光法等檢測。
-
血清透明質酸酶升高是肝硬化預報
2024-04-03谷丙轉氨酶及天冬氨酸轉氨酶是長期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檢測指標。最近,研究者提出檢測空腹血清透明質酸酶水平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肝損害程度。
-
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檢查
2024-03-29②血清蛋白檢測:急性黃疸型肝炎血清蛋白正常,部分患者可因肝損害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導致血清白蛋白下降,恢復期多正常。
-
骨髓瘤的血液檢查
2024-03-27外周血象: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多為輕至中度。紅細胞常有串錢狀形成,血沉也明顯增高。白細胞及血小板數(shù)正?;蚱?。約1/3的病例外周血涂片中可見到幼紅、幼粒及少量的漿細胞。
-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如何診斷?
2024-03-21(一)在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病毒感染后1~3周內或急性期中出現(xiàn)心臟表現(xiàn),如嚴重乏力(心排血量降低)、第一心音明顯減弱、舒張期奔馬律、心包摩擦音、心臟擴大、充血性盡力衰竭或阿-斯綜合征等。
-
甲型肝炎病毒抗體的介紹
2024-03-15【臨床意義】當HAV感染者血中抗-HAV-IgM效價達高峰時,抗-HAV也隨即上升。唯須注意,臨床甲肝病人收治入院時間較遲者,有的病人雙份血清抗-HAV-IgG效價已無≥4倍明顯上升現(xiàn)象。因此,不推薦抗-HAV-IgG(及抗-HAV總抗)用于臨床現(xiàn)患甲肝病人的免疫診斷。
-
肌營養(yǎng)不良理化檢查
2024-03-12肌營養(yǎng)不良理化檢查包括血清酶測定;尿檢查;肌電圖;肌活檢;心電圖和CT和MRI檢查。
-
肝炎的家庭治療以預防為主
2024-03-12預防肝炎的關鍵是接受預防免疫、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及了解有關常識。適當?shù)奈鬯欧旁O施和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有助于減少甲型及戊型肝炎的傳播。應將所有食物煮熟后食用,吃水果時應剝皮。
-
膽汁性肝硬化的診斷原則
2024-03-112、血清總膽固醇明顯增高,血清膽紅素輕、中度升高,堿性磷酸酶增高,膽酸濃度增加;
-
慢性胃炎應做的檢查有哪些?
2024-03-10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部隊多發(fā)病之一,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應做的檢查包括:
-
什么是冒煙性骨髓瘤?
2024-03-06冒煙性骨髓瘤血清M蛋白≥30S/L,骨髓片骨髓瘤細胞≥10%,一般均《20%,缺乏貧血、腎能損害、高鈣血癥和溶骨性病變等表現(xiàn),病程維持35年以-亡不變,一般不必急于治療。
-
肝硬化常用檢查手段
2024-03-03肝硬化常用檢查手段有血常規(guī)、常規(guī)及尿三膽、肝功能實驗、免疫學檢查、腹水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內鏡檢查、X線檢、放射性核素檢查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
肝硬化進展的新預警指標
2024-03-02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血清透明質酸酶是肝硬化患者病情進展的預警指標。
-
強直性脊柱炎的輔助檢查
2024-03-02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或升高,淋巴細胞比例稍加,少數(shù)病人有輕度貧血(正細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與疾病活動性相關性不大,而C反應蛋白則較有意義。血清白蛋白減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補體C3和C4常增加。約50%病人堿性磷酸酶升高,血清…
-
溶血性貧血的檢查
2024-02-295、特殊試驗:紅細胞形態(tài)觀察;紅細胞脆性試驗;抗人球蛋白試驗;酸化血清溶血試驗;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自溶血試驗;異丙醇試驗及(或)熱變性試驗;血紅蛋白電泳和抗堿血紅蛋白試驗。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的三種亞型
2024-02-27根據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標志物檢測結果可將其分為三種亞型。
-
缺鐵性貧血的化驗檢查
2024-02-24一、血象:早期或輕度缺鐵可以沒有貧血或僅極輕度貧血。晚期或嚴重缺鐵有典型的小細胞低色素型貧血。紅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的程度通過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的程度。還可見很少的靶形、橢圓形或其他不規(guī)則形態(tài)的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計數(shù)大多正常,白細胞計數(shù)正?;蜉p度減低。血小…
-
酒精性肝病實驗室酶學檢查
2024-02-24酒精性肝病(ALD)的診斷以肝活檢病理診斷較明確,可以幫助分類及了解病變程度。實驗室檢查,結合臨床影像,有輔助診斷意義。由于實驗室檢查為非侵入性,故應用較廣,并在不斷發(fā)展。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檢查有GGT、血清糖類缺乏性轉鐵蛋白及血清抗乙醇肝細胞抗體檢查等。
-
如何診斷缺鐵性貧血?
2024-02-21缺鐵性貧血診斷不難,根據病史、癥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骨髓紅系統(tǒng)增生、細胞外鐵消失、細胞內鐵減少或消失、血清鐵蛋白減少、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增高、鐵飽和度下降等。但確診后必須查明缺鐵原因,并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
2024-02-08潛伏期:甲肝平均30天(15~45天),乙肝平均70天(38~180天),丙肝平均50天(15~150天),丁肝可能與乙肝相似,戊肝平均40天(10~70天)。各型肝炎臨床表現(xiàn)相似,臨床上分為三期: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總病程約2~4個月。
-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診斷及檢查
2024-02-08地中海貧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見大量靶形紅細胞,血紅蛋白A2增加,血清鐵蛋白及骨髓可染鐵增加。
-
多發(fā)性骨髓瘤的分期
2024-02-06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與骨髓漿細胞總數(shù)密切相關,血清血蛋白濃度與骨髓瘤細胞生長因子IL-6的活性呈負相關。據此提出簡易分期如下:
-
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要點
2024-02-051、血象:輕度貧血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重度貧血為典型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紅細胞平均體積(MCV)80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28pg、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0%。血片中紅細胞大小不一,小者多見,形態(tài)不規(guī)則,出現(xiàn)少數(shù)橢圓形、靶形和不規(guī)則形紅細胞,紅細胞中心淡染…
-
戊肝病毒的診斷檢查
2024-01-31(1)免疫電子顯微鏡:用患者恢復期血清作抗體,檢測急性期患者的糞便及膽汁中病毒抗原;或用已知病毒檢測患者血清中相應的抗體。
-
惡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2024-01-31血液檢查:貧血常較顯著,屬大細胞、正常色素型。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大多在110~140fl間,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0%~35%。由于大紅細胞較多,平均血紅蛋白量(MCH)多增高至33~38pg,但如同時缺鐵,則可以較低。網織紅細胞絕對減少,低于1%,但亦可以正?;蛟鲋?%~3%。血片中…
-
成人診斷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參考標準(續(xù))
2024-01-30⑴第2份血清中同型病毒抗體滴度較第1份血清升高4倍(2份血清應相隔2周以上)或一次抗體效價≥640者為陽性,320者為可疑(如以1∶32為基礎者則宜以≥256為陽性,128為可疑陽性,根據不同實驗室標準作決定)。
-
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病機理
2024-01-29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是一個較長時間內逐漸形成的。鐵耗竭期,貯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減低,此時并無貧血,若缺鐵進一步加重。
-
骨髓瘤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2024-01-29骨髓瘤的診斷標準是存在血清M蛋白的患者,并具有下列三項癥象中的任何一項:骨髓中漿細胞成片或成叢;溶骨性病損(排除轉移性腫瘤或肉芽腫疾病)或本-周蛋白尿>300mg/24h。
-
重癥肌無力的發(fā)病機制
2024-01-28自1960年提出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來,α金環(huán)蛇毒素結合的研究發(fā)現(xiàn)乙酰膽堿受體數(shù)量減少,伴微小電位波幅降低和病情加重,在90%重癥肌無力病人血清中測出獨特的抗乙酰膽堿受體的抗體,此抗體在重癥肌無力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設想此抗體減少有功能的乙酰膽堿受體,從而…
-
心衰病人常出現(xiàn)的電解質紊亂有哪些?
2024-01-21血清鉀的正常值是3.5-5.5毫摩爾/升,血清鉀低于3.5毫摩爾/升稱為低鉀血癥。缺鉀即指體內鉀總量減少的鉀缺乏癥。心力衰竭的病人,血清鉀濃度有時是正常的,但是體內鉀總量減少,這說明細胞內的鉀在丟失,所以心力衰竭的病人,特別是嚴重心力衰竭的病人可能發(fā)生低鉀血癥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