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患兒靜脈穿刺的特點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腦積水患兒靜脈穿刺的特點 文章的具體內容,蘇蘇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原標題:腦積水患兒靜脈穿刺的特點 。
小兒靜脈穿刺是腦積水護理工作中一種最常見且技術難度較大的操作,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小兒因腦積水伴腦萎縮,血管脆性大且萎陷不易看清,穿刺失敗率高,加之治療時用中草藥頭部外敷,頭皮靜脈大部分被覆蓋,配合治療用的腦細胞活性藥及腦細胞營養藥需要靜滴的療程長,而使小兒靜脈穿刺要反復長期進行,以致對小兒靜脈穿刺常用的頭皮靜脈穿刺方法,也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根據肢體淺表靜脈的走向及手指觸摸有彈性感、溝痕感的特點,提高了小兒腦積水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肢體淺表靜脈走向及穿刺方法:上肢淺靜脈穿刺常用頭靜脈、貴脈及它們在手指的屬支靜脈網,下肢淺靜脈穿刺常用大隱靜脈、小隱靜脈及在足背的屬支網,在有靜脈走行的皮膚處用手指觸摸,皮下有滾動的彈性感,或溝痕感,對于小兒頭皮穿刺有困難者,可在上述部位進行靜脈穿刺。頭靜脈起于手背靜脈網的橈側,上行繞過前臂橈側緣,上行于前臂掌側面,在肘窩處借肘正中靜脈與貴要靜脈相交通。頭靜脈本干則沿肱二頭肌外側緣繼續上行最后注入腋靜脈。在前臂橈側橈骨莖突背側緣處用手指觸摸有彈性感或溝痕感處,即可找到頭靜脈。
貴要靜脈起于手背靜脈網的尺側,上行逐漸轉至前臂的掌側面,在肘窩處接受肘正中靜脈與頭靜脈相交通,貴要靜脈本干則沿肱二頭肌內側緣繼續上行,最后注入腋靜脈。在前臂尺側、尺骨頭背側緣處用手指仔細觸摸有彈性感或溝痕感處,即可找到貴要靜脈。
大隱靜脈,在足背內側緣起于足靜脈弓徑內踝前方沿小腿及大腿的內側面上升,在腹股溝韌帶下方注入股靜脈,在內踝前方可摸到彈性感,或溝痕感處,可找到大隱靜脈。小隱靜脈在足背外側緣起于足背靜脈弓,經外踝后沿小腿后面上升至月國 窩處注入股靜脈。在外踝后方用手指觸摸到彈性或溝痕感處,可找到小隱靜脈。
在穿刺前,首先應熟悉上肢前臂淺靜脈及下肢小腿淺靜脈的走向特點及體表位置,根據體表位置可先在肢體靜脈較清楚的患兒身上反復觸摸,體會手感,有靜脈走行到皮膚表面的彈性感或溝痕感。
根據解剖特點,在相應靜脈的部位可觸及明顯彈性感時,方可行穿刺。穿刺時對于肥胖型血管較深的小兒針頭應與皮膚呈約15度角進針,對于瘦型血管比較淺的小兒針頭與皮膚呈約10度角進針,進針速度不可過快且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回血,見到回血后再向前緩慢進少許即可固定,如果在穿刺進針后感覺到有落空感等確認已進血管,但不見回血,此時不要輕易拔除針頭,可向后擠壓一下輸液管頭端或直接用注射器抽吸,若仍無回血,再考慮重新穿刺。
小兒靜脈穿刺的成功與否,合適選擇用針是關鍵,對于比較細而不易看清的靜脈穿刺,宜選擇4~4.5號針頭,以免針頭直徑大于血管,造成刺穿失敗。
小兒靜脈穿刺部位的準備工作要跟上,如肢體冰冷末梢循環差,造成血管看不清者要用溫水浸泡及反復揉搓等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使穿刺部位的血管達到最大限度的充盈,從而有利于靜脈的穿刺,對于活動度較大的血管,一定要用手指沿血管縱向繃緊,以防穿刺時滑動。
小兒頭皮血管分支多,有些動靜脈相伴行,一定要在明確為靜脈后方可穿刺,往往動脈可觸及轉動,而靜脈則無轉動感,觸摸時切勿用拇指,以免與拇指動脈相混淆,如果穿刺時發現回血不止,且液體不滴表明誤入動脈,應立即拔除針頭,按壓止血。
輸液完畢后撥針時,一定要按壓好穿刺部位,切不可反復揉按,以免形成血腫影響再次穿刺,按壓方法是用無菌棉球或棉簽在穿刺部位的針眼前方處按壓,時間為2-3分鐘。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