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扶正祛邪治療的治療原則
康網(wǎng)的小編為您介紹腦積水扶正祛邪治療的治療原則的具體內(nèi)容:
原標題:腦積水扶正祛邪治療的治療原則。
腦積水常用治則大體上有扶正祛邪,調(diào)整陰陽,調(diào)理臟腑氣血等。
(一)扶正祛邪
正,即正氣,系指人體臟腑組織正常的機能活動、抗病康復能力以及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陰精、陽氣、津、液、血等)。邪,即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如六淫、疫癘、痰飲、瘀血等。大凡運用補養(yǎng)藥物或其他手段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和恢復健康的方法,稱之為扶正(如益氣、養(yǎng)陰、針刺補法等);若選用攻逐藥物或其它手段驅邪,以達到邪去病除的方法,稱之為祛邪(如瀉熱攻下、活血化瘀等)。由于腦積水病位在顱內(nèi),所以運用扶正祛邪治則時,務求損益適度。具體操作時,可運用滋陰、養(yǎng)血、益氣、溫陽等藥物以扶正,用開竅、活血、通絡、攻下、清熱、利水等藥物以祛邪,或用食補,或用針灸補瀉,均可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在運用扶正祛邪原則時,要仔細觀察,判斷邪正雙方消長與盛衰狀況,并根據(jù)正、邪在矛盾斗爭中的主次地位,決定扶正與祛邪主次或先后。一般有如下幾種方式:
1、扶正
適用于以正氣虛為主要矛盾,而邪氣不盛的虛性病證。對腦積水之虛證而言,主要應以培補元氣為本。因在生理情況下,精可化氣、氣可生精、精可生髓、髓可養(yǎng)精,元氣旺則精足髓充,髓充則腦健。在病理情況下,元氣虛則精虧,精虧則神疲。故腦積水治療,扶元培本是扶正的重要治則。另外,若患者失血、失津,以至亡陰、亡陽,則還應補血固脫、益氣固津或救陰斂陽、回陽固脫,亦為扶正之治則。
2、祛邪
經(jīng)云,實者瀉之,此法適用于以邪實為主要矛盾,而機體正氣還尚未衰的實性病證。腦積水臨床表現(xiàn)頭大、頭痛、嘔吐、癡呆、神昏、譫語等實證者。用清腦化痰,涼肝熄風,或用醒腦開竅,活血化瘀,或用溫陽利水、降逆安腦,或用祛風化痰,逐瘀通絡等法治療,均屬祛邪之范疇。
3、扶正與祛邪并用
即攻補兼施,適用于正虛邪實,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證。具體運用時還必須區(qū)別正虛邪實的主次關系,靈活運用。腦積水以正虛為主者,單純補虛則易戀邪,單純攻邪又易傷正,此時則應以扶正為主兼祛邪。如患者氣虛血瘀,癥見頭大,肢體癱瘓,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遺尿失禁等,可用補氣為主,兼以活血通絡。若以邪實為主者,單純攻邪則易傷正,單純扶正又易戀邪,此時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兼以扶正。
4、先祛邪后扶正
即先攻后補。在正虛邪實的虛實錯雜證中,如急性腦積水因邪氣盛,急待祛除有形之水邪,且此時正氣雖虛,尚可耐攻者,以邪氣盛為主要矛盾。若兼顧扶正反會助邪,因此要先攻后補。如慢性腦積水呈急性發(fā)作者,驟見頭痛、嘔吐、抽搐,甚至昏迷等癥,當急用開竅醒腦法,通絡利水, 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再徐徐調(diào)補之,則無留邪之虞。
5、先扶正后祛邪
即先補后攻。適用于正虛邪實的虛實錯雜證而正氣虛衰不耐攻伐者,如慢性重度腦積水脾腎虧損者,此時,若兼祛邪則更傷正氣,須先扶正,使正氣逐漸恢復到能承受攻伐時再攻其邪。再如患者陽氣衰微,不省人事,汗多膚冷,二便自遺,脈微欲絕,雖兼有水瘀之邪,也應先回陽固脫,后再治水瘀之邪。
總之,在運用扶正祛邪這一原則時,務必注意使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
以上內(nèi)容是由康網(wǎng)的小編為您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