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欧美专区日韩-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中文字幕最新|www.tdsyxx.com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醫學健康 > 疾病知識 > 瀏覽文章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

作者:蘇蘇 來源: 康網 時間: 2020-11-25 閱讀:

原標題:結核病的傳播途徑。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就是結核菌排出后再侵入到機體前的全部過程。結核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以空氣為傳播因子的呼吸道傳染。此外,還有消化道傳染、皮膚傳染和其他途徑;后者如胎盤傳染、生殖器官傳染等。皮膚傳染和其他途徑極為罕見,自然無流行病學意義。通過消化道雖也可傳染,但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強抵抗力,只有吃下被嚴重污染的食品如牛乳等,使大量結核菌進人體內,才能造成感染,這也不是常見的傳染途徑。

呼吸道傳染的方式是:排菌病人排出大小不一的帶菌飛沫,大飛沫(大于10mm)咳出后很快墜落于地面;小飛沫可在空氣中停留數分鐘,待蒸發后成為飛沫核(1一l0mm)浮游于空氣中,如通風不好,可懸浮5小時之久。帶菌大飛沫如接觸到健康人的皮膚或粘膜,結核菌不會侵入組織內,即使進入呼吸道,則降落在支氣管粘膜纖毛上面而被排出。只有帶菌的飛沫核,由于其微小,才能進到肺泡內,導致感染。

實驗說明:病人將痰吐在地上,痰干后結核菌隨塵埃飛揚在空氣中,成為帶菌的塵埃粒子,如被人們吸人并不易構成感染。病人衣服和被褥被帶菌的痰掖所污染,也由于其粒子較大,不能吸人肺泡內,因而在傳染上無重要意義。

由此看出,結核病的傳染性在傳播途徑這一環節上,同帶菌粒子的大小有很大關系。此外,還同帶菌粒子的密度有關。帶菌粒子飄在空氣中可以游散,所以距離病人越近,傳染性越大,距離越遠則傳染性越小;室內通風良好或陽光充足,帶菌粒子易被稀釋或被紫外線消毒,傳染性也就隨之減小。試驗表明,每小時換氣6次,可將空氣中帶菌濃度在45分鐘內減到原來的1%。除這些環境條件的影響外,帶菌粒子密集更取決于病人呼出氣的速度。平息呼吸時呼出的粒子不多,而一次咳嗽呼出的粒子可等于5分鐘說話的呼出量,打一次噴嚏排出的粒子量高于咳嗽許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