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的病理
原標題:腸結核的病理。
由于回盲部具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所以約85%的腸結核病人病變在回盲部和回腸。根據腸結核的病理形態和臨床癥狀,可大致將其分成兩類。
(一)潰瘍型 此型腸結核多見。受累部位多在回腸。病變起始時主要侵犯腸壁的淋巴組織,繼而發生干酪樣壞死,腸粘膜逐漸脫落而形成潰瘍。潰瘍的大小、深淺不同,常沿腸壁淋巴管方向順腸管的橫軸發展,在修復過程中產生腸管的環形狹窄。由于此型腸結核常累及多個小腸節段,故在狹窄之間夾有擴張的腸管,形似一串臘腸。因受累部位常有腹膜粘連,故很少導致穿孔。一旦有穿孔發生,則因周圍粘連而使感染局限化。局限化的膿腫可穿破腹壁形成腸瘺。如穿孔不能局限則導致彌漫性腹膜炎。
(二)增殖型 此型病變多位于回盲部。雖可同時累及鄰近的盲腸和升結腸,但多數病人僅一處受累。其病理特征是腸粘膜下纖維組織高度增生,常伴有粘膜息肉形成。有時可見小而淺的潰瘍,但不很顯著。由于腸壁的增厚和病變周圍的粘連,常導致腸腔狹窄和梗阻,但穿孔少見。
潰瘍型和增殖型腸結核的分類不是絕對的,這兩類病理變化常不同程度地同時存在。一般說來,潰瘍型腸結核常伴有活動性肺結核,而增殖型腸結核較少有肺部病灶。
腸結核患者通常也伴有腹膜和腸系膜淋巴結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