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的手術適應癥有哪些?
原標題:肺結核的手術適應癥有哪些?。
1993年由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編委會組織了全國肺結核肺癌外科手術適應證學術研討會。經過研討,有關專家起草了肺結核外科手術適應證標準,其中主要包括:肺結核空洞、結核瘤、毀損肺、結核性膿胸、肺門縱隔淋巴結結核、大咯血急救、自發性氣胸等。一般認為這標準草案考慮的比較全面,適合我國結核病控制的現狀,介紹于下:
1.空洞性肺結核手術適應癥 經抗結核藥物初治和復治規則治療(約18個月),空洞無明顯變化或增大,痰菌陽性者,特別是結核菌耐藥的病例,空洞病變,雖結核菌陰性,但有明顯臨床癥狀,如反復咯血、繼發感染(包括霉菌感染)等,藥物治療無效者;不能排除癌性空洞者;非典型抗酸菌空洞,化療效果不佳或高度耐藥者。
2.結核瘤手術適應癥 結核瘤經規則抗結核治療18個月,痰菌陽性、咯血者;結核菌不能除外肺癌者;結核瘤直徑大于3厘米,規則化療下無變化,可作為手術相對適應癥。
3.毀損肺手術適應癥 經規則抗結核治療仍排菌,或反復咯血及繼發感染者。
4.結核性膿胸手術適應癥 經內科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各類病變的手術適應證如下:
①胸膜纖維層剝脫術:單純性結核性膿胸無其他細菌感染,肺內無病變,術后肺能滿意擴張者。
②胸膜內胸廓成形術:包括慢性結核性膿胸和肺內有較廣泛的纖維干酪性病變者;纖維層與臟層胸膜不易分離或剝脫纖維層后有較大漏氣處,或估計術后肺不能滿意擴張者;有支氣管擴張、狹窄或其他病變而無法切除者。
③胸膜纖維層剝脫術(并行肺葉切除或(和)胸廓成形術):伴有肺空洞者,纖維層剝脫術后,肺擴張不滿患者。
④胸膜外全肺切除:結核性膿胸伴肺內多個空洞或毀損肺或支氣管胸膜瘺,痰菌陽性而對側肺部無活動性病變或對側肺部雖有病灶但較局限且基本穩定者。
⑤胸腔引流術:包括結核性空洞潰破入胸腔引起急性混合性膿胸,患者有嚴重中毒癥狀者;結核性膿胸合并有支氣管胸膜瘺、混合感染者;單純結核性膿胸因反復胸腔穿刺引起繼發感染,經抗生素治療無效者。
5.結核性支氣管狹窄手術適應癥 支氣管內膜結核治愈后疤痕性狹窄或閉塞,或伴有遠側肺部反復感染、血痰與氣短等癥狀者,手術方式依據狹窄部位、長度及狹窄遠端肺組織情況決定肺切除術或(和)氣管支氣管成形術。
6.肺門縱隔淋巴結結核手術適應癥 包括:經規則抗結核治療,病灶擴大者;病灶壓迫氣管,支氣管引起嚴重呼吸困難者;病灶穿破氣管,支氣管引起肺不張、干酪性肺炎,內科治療無效者;不能排除縱隔腫瘤者。
7.大咯血急診手術適應癥 (包括非結核性病變所致者):包括:24小時咯血量大于600毫升,經內科治療無效者;出血部位明確者;心肺功能和全身情況許可;反復大咯血,曾出現窒息、窒息先兆或低血壓、休克者。
8.自發性氣腦手術適應(包括非結核性病變所致者)。包括:氣胸多次發作(2~3次以上)者;胸腔閉式引流2周以上,仍繼續漏氣者;液氣胸有早期感染跡象者;血氣胸經胸腔閉式引流后肺未復張者;氣胸側合并明顯肺大皰者;一例氣胸,且對側有氣胸史者應及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