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的介紹及治療
慢性膽囊炎的介紹及治療
慢性膽囊炎是臨床上膽囊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為上腹不適或鈍痛,常于進食油膩食物后加劇,還可有惡心、腹脹及噯氣。若膽囊管或總膽管被結石或濃稠膽汁所阻塞,或歐蒂氏括約肌痙攣時,常于飽餐后發作膽絞痛。體征有右上腹壓痛,墨菲氏征陽性。有膽囊積水時,可捫及大的膽囊。一般不發熱或僅有低熱。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多發生于膽石癥的基礎上,且常為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癥。其病因主要是細菌感染和膽固醇代謝失常。
慢性膽囊炎的診斷依據為膽石癥病史和膽絞痛及消化不良的癥狀。十二指腸引流及膽囊造影對診斷有幫助。
現代醫學對本病主要采用低脂飲食,口服利膽藥物等方法治療;急性發作時,應用抗菌藥物,對反復發作的膽絞痛,一般行膽囊切除術,療效較好。慢性膽囊炎在中醫臨床中多屬"脅痛"范疇。認為肝氣郁結,失于疏泄,膽失通降,不通則痛,肝胃不和,則噯氣、納呆,脘腹脹悶。若濕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 而呈中脘或右脅隱痛、納呆、口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