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應該如何治療?
急性膽囊炎應該如何治療?
一非手術療法:對大多數(約80~85%)早期急性膽囊炎的病人有效。此法包括解痙鎮痛抗生素的應用,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以及全身的支持療法,在非手術療法治療期間必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癥狀和體征有發展,應及時改為手術治療,特別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病情變化較快更應注意。
二手術治療:目前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還存在著爭論,一般認為應采用早期手術,早期手術不等于急診手術,而是病人在入院后經過一段時期的非手術治療和術前準備,并同時應用B超和同位素檢查,進一步確定診斷后,在發病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前提下進行手術,早期手術并不增加手術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率,對非手術治療有效的病人,可采用延期手術(或稱晚期手術),一般在6個星期之后進行
手術方法有兩種:一種為膽囊切除術,在急性期膽囊周圍組織水腫解剖關系常不清楚操作,必須細心此免誤傷膽管和鄰近重要組織,有條件時應用術中膽管造影,以發現膽管結石和可能存在的膽管畸形;另一種手術為膽囊造口術,主要應用于一些老年病人,一般情況較差或伴有嚴重的心肺疾病估計不能耐受膽囊切除手術者,有時在急性期膽囊周圍解剖不清而致手術操作困難者,也可先作膽囊造口術膽囊造口手術,可在局麻下進行,其目的是采用簡單的方法引流膽囊炎癥,使病人渡過危險期,待其情況穩定后,一般于膽囊造口術后3個月再作膽囊切除,以根治病灶。對膽囊炎併發急性膽管炎者,除作膽囊切除術外,還須同時作膽總管切開探查和T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