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用阿司匹林
腦出血服用阿司匹林
早在18世紀時,阿司匹林就作為鎮痛消炎藥應用于臨床,到20世紀70年代才發現它能通過抑制血小板內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遂作為抗血小板藥物,廣泛應用于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療的療效已為大量國際性多中心臨床試驗所肯定。從其藥理動力學的角度來看,阿司匹林的血漿半衰期很短,只有15-20分鐘;而血管栓塞性疾病多發生在夜間,故此許多醫生常建議患者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以達到預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反應。它通過失活環氧化酶,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內源性的前列腺素具有減少胃酸分泌和保護胃粘膜的作用。此外,由于它在體內分解產生水楊酸,而水楊酸對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故阿司匹林既直接損傷胃粘膜,又削弱了胃粘膜的保護機制,長期服用可誘發并加重消化性潰瘍的發作,甚至引起胃潰瘍并消化道大出血。正常情況下,食物在胃中停留4-6小時,睡前已基本排空,此時服用阿司匹林必將面臨其雙重損害。
從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來看,口服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后,阿司匹林在體內分解產生水楊酸,后者與血小板中的環氧化酶結合,產生不可逆性的抑制,導致txa2合成減少,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從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由于血小板在血循環中的生存期約為7天,且血小板成熟后自身沒有合成蛋白的的能力,其環氧化酶失活后在其生存期內是得不到補償的,故口服一次阿司匹林后其抗血小板作用的時間可持續5-7天,換言之,血小板的促凝功能受到抑制后,要一直等到有新的血小板進入血液循環功能才能恢復。由此看來,只需每天早餐后服藥一次就能起到抗血栓的療效。這樣既避免了阿司匹林對胃粘膜的損傷,又起到了抗血栓的作用,可謂是兩全齊美。
閱讀雖說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卻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所以我們為了命運,要堅持多看,看完整的文章,康網蘇蘇希望您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希望您能對本文做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