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藥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腦出血,急性,活血化瘀,是欄目疾病知識為您推薦的文章,文章地址是:http://www.tdsyxx.com/yixue/jibing/23331.htm,希望您看完后能將地址分享給需要的人.
活血化瘀法治療缺血性中風或中風后遺癥的報道屢見不鮮 ,而臨床上醫者遇到急性腦出血時 ,往往怯于使用活血化瘀法施治 ,擔心用之會加重出血或再出血 ,其結果往往延誤治療時機 ,延緩病程 ,降低治愈率。研究表明 ,急性腦出血不是活血化瘀的禁忌癥 ,現淺析如下 :
中藥藥理研究為活血化瘀藥治療腦出血提供了理論支持
活血化瘀中藥不同于西藥的抗凝劑 ,不能把腦出血急性期不宜用抗凝劑誤認為不宜用活血化瘀中藥。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均表明 ,腦出血急性期防止再出血控制血壓是關鍵 ,止血并非主要問題 ,而活血化瘀藥一般都有擴張外周血管和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 ,有助于降低血壓 ,使血壓得到理想控制 ,進而防止再出血。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也表明 ,活血化瘀中藥具有減輕腦水腫 ,降低顱內壓 ,促進顱內血腫吸收及消除 ,改善病灶周圍微循環 ;對抗腦組織變性壞死 ,防止運用脫水劑而致的高黏滯綜合征 ;對纖維蛋白及血小板有雙向調節作用 ,能改善血小板質量 ,加速血凝 ,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減少血漿滲出 ;增強毛細血管張力 ,減少血管壁脆性 ,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 ,提高神經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 ;緩解腦組織缺血缺氧、乳酸堆積和自由基反應 ;具有保護腦細胞、延長和保護病灶周圍神經元細胞的功能 ,繼而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使腦出血病人較早地恢復意識 ,降低病死率、致殘率。
現代醫學研究為活血化瘀藥使用提供客觀依據
通過研究認為 ,腦內小血管出血后通過自身調節 ,一般在 20~ 30分鐘內出血就會停止 ,出血半小時形成血腫。另據實驗證實 ,在腦出血發病后 6小時進行的腦血管造影中 ,未觀察到造影劑從破裂的血管外溢。用同位素標記的紅細胞注入腦出血患者的靜脈 ,在其顱內血腫內未能發現放射性標記的紅細胞。近年來血液流變學研究表明 ,腦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存在著血液濃、黏、凝、聚等病理改變。為活血化瘀法治療急性腦出血提供了客觀依據。
中醫臨床實踐證明腦出血急性期應用活血化瘀藥的可行性
臨床上 ,急性腦出血患者常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舌質紫、脈細澀等血瘀征象。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藥 ,可加速瘀血吸收 ,通暢脈絡 ,縮短病程。國內曾有人用活血化瘀為主中藥治療腦出血 45例 ,存活率達 80%,而西藥對照治療組存活率僅為 35. 1%。這也說明 ,腦出血運用活血化瘀藥不僅可行 ,而且行之有效。
總之 ,治療急性腦出血 ,臨床開發研究活血化瘀療法 ,適時運用活血化瘀中藥 ,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 ,為中醫藥治療急性腦出血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是中醫理論發展的一次探索 ,其作用與地位不可忽視。但臨床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不要忽視辨證。運用活血化瘀藥物治療腦出血時 ,要結合辨證論治的原則 ,進行整體考慮 ,全面分析。即用活血化瘀中藥祛瘀血之標 ,用辨證論治療出血之本 ,方能奏效明顯。二是掌握用藥時機。一般認為 ,腦出血 1周后神經元缺血性改變多為不可逆性 ,故應及早疏通微循環 ,以保護神經元。據研究 ,早期腦出血血腫擴大一般發生在 24小時以內。出于安全考慮 ,在發病 24小時后使用活血化瘀藥為宜。但也有學者認為 ,使用活血化瘀藥治療腦出血時 ,關鍵是迅速查清患者凝血機制有無異常 ,一旦查清凝血機制正常 ,即可運用活血化瘀藥。三是注意藥物選擇。臨床應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 ,靈活選用一些具有化瘀與止血雙重作用的活血化瘀類中藥 ,如三七、大黃、蒲黃、茜草等。四是不可長期濫用?;钛鲋沸远鄿卦?,有耗陰動血之弊 ,且腦出血病人多為素體肝腎陰虧之老年人 ,藥用時應依據病情適時調整 ,切勿一味攻伐。長期使用 ,應注意中病即止 ,以免耗傷機體正氣。
康網提示您:閱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豐富別人偷不走,搶不掉的知識。如果您覺得本文腦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藥的應用對您或周圍的人有幫助,請將本文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