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是怎么回事?
強直性脊柱炎
常見于16~30歲青年人,男性多見,40歲以后首次發病者少見,約占3.3%。本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全身癥狀較輕。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動后減輕,并可伴有低熱、乏力、食欲減退、消瘦等癥狀。開始時疼痛為間歇性,數月數年后發展為持續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強直,出現駝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圍關節受侵犯較常見,進展較緩慢,脊柱畸形較輕。
強直性脊柱炎通常的關節外表現:
心臟病變
⑴:以主動脈瓣病變較為常見,據尸檢發同約25%強直性脊柱炎病例有主動脈根部病變,心臟受累在臨床上可無癥狀,亦可有明顯表現。臨床有不同程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約1%;約8%發生心臟傳導阻滯,可與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同時存在單獨發生,嚴重者因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而發生阿一斯綜合征。當病變累及冠狀動脈口時可發生心絞前。少數發生主動脈瘤、心包炎和心肌炎。合并心臟病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一般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脊柱炎及外周關節病變較多,全身癥狀較明顯。Gould等檢查21例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心功能,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心功能明顯低于對照組。
眼部病變
⑵:長期隨房,25%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有結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層炎或葡萄膜炎,后者偶可并發自發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復發,病情越長發生率愈高,但與脊柱炎的嚴重程度無關,有周圍關節病者常見,少數可先于脊柱炎發生。眼部疾病常為自限性,有時需用皮質激素治療,有的未經恰當治療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⑶耳部病變:Gamilleri等報道42例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中1/2例(29%)發生慢性中耳炎,為正常對照的4倍,而且,在發生慢性中耳炎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中,其關節外明顯多于無慢性中耳炎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
肺部病變
⑷:少數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后期可并發上肺葉斑點狀不規則的纖維化病變,表現為咳痰、氣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復發作的肺炎或胸膜炎。X線檢查顯示雙側肺上葉彌漫性纖維化,可有囊腫形成與實質破壞,類似結核,需加以鑒別。
⑸神經系統病變:由于脊柱強直及骨質疏松,易使頸椎脫位和發生脊柱骨折,而引起脊髓壓迫癥;如發生椎間盤炎則引起劇烈疼痛;強直性脊柱炎后期可侵犯馬尾,發生馬尾綜合征,而導致下肢或臀部神經根性疼痛;骶神經分布區感染喪失,跟腱反射減弱及膀胱和直腸等運動功能障礙。
淀粉樣變
⑹:為強直性脊柱炎少見的并發平。有報道35例強直性脊柱炎中,常規直腸粘膜活檢發現3例有淀粉樣蛋白的沉積,大多沒有特殊臨床表現。
⑺腎及前列腺病變:與RA相比,強直性脊柱炎極少發生腎功能損害,但有發生IgAD腎病的報告。強直性脊柱炎并發慢性前列腺炎較對照組增高,其意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