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醫治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經、肌肉接頭間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本病具有緩解與復發的傾向,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發于兒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發病者又以男性多。臨床表現為受累橫紋肌易于疲勞,這種無力現象是可逆的,經過休息或給予抗膽堿脂酶藥物即可恢復,但易于復發。
本病各種年齡組均發生、但多在15-35歲,男女性別比約1:2。起病急緩不一,多隱襲,主要表現為骨骼肌異常,易于疲勞,往往晨起時肌力較好,到下午或傍晚癥狀加重,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瞼肌最易受累及,隨著病情發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出出復視,最后眼球可固定,眼內肌一般不受累。
重病肌無力的治療方法:
服用嗅吡斯的明、新斯的明等抗膽堿脂酶藥物;免疫抑制方法;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藥物;以上藥物治療,雖然可以短暫地緩解病情,但長期用藥會促使體內乙酰膽堿受體的破球壞,從而使疾病更加頑固難愈,而且有的患者會因服用新斯的明等藥物過量而出現膽堿能危象;有的患者可因服用激素而出現各種毒副作用,不能使本病從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治療。
手術療法。手術療法就是胸腺或胸腺瘤的切除(此療法只適應于有胸腺增生或有胸腺瘤的患者),誤療法被認為是西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全部做手術的患者都有效;臨床上做過胸腺手術的患者,有 40%-50% 左右能在手術后病情有所好轉,但均沒有長期療效,從臨床來看術后患者的重癥肌無力癥狀可以維持 2-3 年左右不復發;也有一部分患者手術后時間不長,肌無力現象便會再次出現,而且比手術前更為嚴重。
血槳交換法。這種療法運用范圍比較狹窄,一般只用于嚴重的重癥肌無力患者,而且該療法費用昂貴,治療效果維持時間比較短,一般只能維持 7-15 天左右,故也不是治療本病的有效療法。西醫治療在目前來講,不僅僅是國內現代醫學所無能為力,就世界醫學來講,對此病的治療也是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故將此病例為世界疑難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