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兒的語言問題
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腦癱患兒的語言問題的具體內容:
腦癱患兒的語言問題
作為患兒的家長必須了解正常嬰兒語言發育的規律:未滿月的嬰兒對聲音都有反應:2個月時會發聲和出聲笑;3個月會尖聲叫;4~5個月時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6~8個月會發爸爸、媽媽的聲音但無所指;9~12個月會叫爸爸、媽媽并有所指;13個月會說3個字的句子;14個月會說出身體一部分名稱。2歲會說出自己的姓名等。
痙攣型患兒最常見的語言問題是,喉部和構音的肌肉都因痙攣而無法收放自如。因此無論在發音或表情的變化都很緩慢,聲音微弱,呼吸也無法與發音互相配合,說話顯得結結巴巴。
徐動型患兒因為肌肉張力出現間歇性的變化,說話時常出現忽高忽尖的怪音調、并伴有夸張、扭曲的面部表情,講話時顯得非常吃力。
肌張力低下型的患兒,全身無力,發出的聲音也極其微弱。有聽力障礙的患兒因為聽不到外界的聲音,發聲就停留在嬰兒式的原始發音階段,不能模仿外界的聲音,對聲音刺激毫無反應,智力不足的患兒不能理解外界聲音的意義或別人講話的內容,學習語言本身就非常困難。
以上內容是由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