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結核的病理機理
骨結核的病理機理
骨結核是發生在骨與關節間的慢性化膿性疾病,因其成膿后,可在病變附近或較遠的空隙處形成膿腫,破潰后膿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俗稱"骨癆",《外科醫案匯編》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處,無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膿,即為流痰";本病的特點是好發于骨與關節,病程進展緩慢,初起不紅不熱,化膿亦遲,膿水清稀,并夾有敗絮樣物質,潰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竇道,常可損筋傷骨而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發病部位不同,尚有許多不同名稱,如發生于脊背的,叫龜背痰,發生在腰椎兩旁的,叫腎俞虛痰,發生在環跳部的叫附骨痰;發生在膝部的,叫鶴膝痰,發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發生在手指骨節的,叫蜣螂蛀等,名稱雖異,但其病因、證候和治法及預后基本一致,故統稱為流痰;本病相當于西醫的骨與關節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