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醫(yī)治療
本文關(guān)鍵詞慢性,胃炎,中醫(yī),是欄目疾病知識(shí)為您推薦的文章,文章地址是:http://www.tdsyxx.com/yixue/jibing/27096.htm,希望您看完后能將地址分享給需要的人.
慢性胃炎也稱"慢性胃粘膜炎"或"胃粘膜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根據(jù)病變程度及范圍,臨床上將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和萎縮性兩型。淺表性胃炎胃鏡檢查所見胃粘膜為花斑樣潮紅,粘液分泌增多,或粘膜水腫甚直糜爛、出血;萎縮性胃炎胃鏡檢查所見胃粘膜顏色呈灰白、灰黃色,粘膜下血管顯露,輕者可見血管網(wǎng),重者可見如樹枝狀的血管分枝。兩型胃炎是同一病理過程的不同階段,只是病變程度不同,先有淺表性炎癥,最后變?yōu)椴豢赡娴奈s性胃炎癥。青年人多為淺表性胃炎,老年人多為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又常同時(shí)存在于同一個(gè)病人。造成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遺傳因子、吸煙、飲酒、食物及藥物的刺激、十二指腸液返流,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
臨床可根據(jù)病變程度、癥狀表現(xiàn)而施治。淺表性胃炎:由中焦?jié)褡瑁瑲鈾C(jī)不暢而致,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疼痛、飽脹、惡心、嘔吐、泛酸、噯氣、納少、舌苔白或黃厚膩、脈弦滑。治宜清熱化濕、理氣和胃為主。方用芩連二陳湯加減:黃芩10g、黃連10g、清夏10g、云苓20g、陳皮10g、枳實(shí)10g、竹茹10g、厚樸10g、白蔻10g、苡仁10g、炒白術(shù)10g、甘草3g,水煎服,日一劑,分二次服。萎縮性胃炎:由胃陰不足,久而氣陰兩虛所致,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隱隱作痛,悶脹、無食欲、口干、消瘦乏力、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治宜益氣養(yǎng)陰,和中止痛為主。方用益胃湯加減:西洋參10g(先煎)、沙參15g、麥冬10g、玉竹10g、石斛10g、花粉10g、丹參15g、川芎10g、白芍15g、五味子10g、砂仁10g、甘草3g,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另外,不論何型胃炎,在服藥治療期間,應(yīng)注意保持心情舒暢,以防情志失調(diào)加重病情。忌食煙酒、辛辣之品,以免加重對(duì)胃粘膜的損害。
康網(wǎng)提示您:閱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豐富別人偷不走,搶不掉的知識(shí)。如果您覺得本文慢性胃炎的中醫(yī)治療對(duì)您或周圍的人有幫助,請(qǐng)將本文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