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臟病與冠心病的關系
缺血性心臟病與冠心病的關系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冠脈循環改變引起冠脈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的心肌損害。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狹窄和閉塞,約占缺血性心臟病的90%左右,因此,冠心病隸屬于缺血性心臟病,人們習慣將缺血性心臟病作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代名詞,這是不妥當的。因為從廣義上講,缺血性心臟病還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以外的其他冠狀動脈疾患。
(1)冠狀動脈栓塞:腫瘤,鈣質和粥樣斑塊碎片,細菌性心內膜炎贅生物,以及心腔內附壁血栓脫落的碎片均可栓塞于冠狀動脈;
(2)夾層動脈瘤:可表現為局限于冠狀動脈的夾層動脈瘤,亦可由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延伸到冠狀動脈開口;
(3)冠狀動脈炎:多發性動脈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結締組織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均可侵犯冠狀動脈;
(4)梅毒性主動脈炎累及冠狀動脈開口;
( 5)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和淀粉樣變等均可影響小冠狀動脈;
(6)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
(7)創傷等。
因此,將缺血性心臟病等同于冠心病是不妥的。準確地講,冠心病僅是缺血性心臟病的一個重要類型。并且還應明確一點,主動脈狹窄或關閉不全影響冠狀動脈灌注和嚴重貧血使血液攜氧量不足等屬非冠狀動脈血液動力學改變引起的缺血,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概念,不屬于缺血性心臟病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