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晚期的外科治療
面癱晚期的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主要針對晚期面癱。外科治療可以分為靜態治療和動力性治療。靜態治療主要是將闊筋膜成條狀移植于面部,治療后靜態情況下雙側面部表情對稱,但動態下患側不能隨健側運動。動力性治療一般分為二期,一期是將從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經與健側面神經吻合,移植神經末端置于患側,待6個月到1年神經從健側長入患側后,實施二期手術,即移植帶血管神經的肌肉,選擇的肌肉可以為股直肌、股薄肌、背闊肌等,治療3個月到1年后靜態與動態都可達到雙側表情的對稱。
我們提出按骨骼肌肌肉內神經、血管、肌腱分布設計移植肌肉供區的理論,并觀察到股直肌神經、血管解剖恒定,口徑適合面部血管、神經,其肌肉的肌腱有利于維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張力以及面部口角復位固定,而且手術切除肌瓣方便,無血管、神經損傷,無肌肉供區功能障礙。經實施游離股直股動力性治療面癱的患者現已有21位。經施用上述手術方法,全部患者于術后1~3個月左右面部腫脹消退,靜態時雙側口角對稱,其中有兩位患者在術后8個月恢復了口角自主運動,其余均在術后10~12個月出現了自主的表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