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的分類
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肌肉萎縮的分類的具體內容:
肌肉萎縮的分類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不良,肌肉體積較正常縮小,肌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神經肌肉疾肥大。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系。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肌肉萎縮分類如下:
1.按發病機理分類
(1)由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等病因產生的肌肉萎縮。
(2)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反應等引起的肌肉萎縮,此種分類臨床意義不大,因病因一時難以明確。
2.根據肌肉萎縮分布分類:
(1)全身彌漫性肌肉萎縮;(2)頭面部肌肉萎縮;
(3)頭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縮;(4)上下肢遠端肌肉萎縮;
(5)限局性肌肉萎縮
3.根據導致肌肉萎縮的原發病變分類
(1)神經原性肌肉萎縮(2)肌原性肌肉萎縮(3)廢用性肌肉萎縮。神經原性肌肉萎縮主要指脊髓前角細胞及末梢神經等下運動神經元的病變,屬于原發性神經原性肌肉萎縮。三者又彼此互相關連,而上運動神經元性病變雖也出現肌肉萎縮,有人將其列為繼發性,晚期為廢用性萎縮。肌原性肌肉萎縮是指肌肉本身病變引起的。廢用性肌肉萎縮尚可郵于全身消耗性疾病。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將本文肌肉萎縮的分類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