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鑒別診斷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鑒別診斷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需除外繼發性或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
1.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骨髓纖維化可伴有明顯的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計數可>1 000×109/L。但除血小板增多外,尚有各自相應的表現,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明顯增高;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白細胞明顯增高,外周血和骨髓中晚幼粒細胞和中幼粒細胞比例增高,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減低,Ph染色體陽性;骨髓纖維化患者外周血中可見到淚滴樣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等,骨髓活檢可見纖維組織增多。
2.缺鐵性貧血:可伴有血小板增多,但血小板計數一般在400×109/L左右,只有極少數患者可>1 000×109/L。補鐵治療后血小板計數可迅速恢復正常。
3.慢性炎癥:一些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癥疾病,如結締組織病、結核病及慢性骨髓炎等,可伴發程度不一的血小板增多,但機制不明。
4.腫瘤性疾病:一些實體瘤,如淋巴瘤、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等,可伴發血小板增多。對于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增高的老年患者,尤其應注意除外腫瘤性疾病。
5.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可>1 000×109/L。一般持續2個月左右,個別患者可持續6個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