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體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體
乙腦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呈球形,直徑約15~30毫微米,核心為單股RNA外有脂蛋白套膜,表面有含血凝素刺突,能凝集雞鴿等紅細胞。乙腦病毒易為常用消毒劑所殺滅,不耐熱56℃30分鐘即可滅活,對低溫和干燥抵抗力較強,在4℃冰箱中能保存一年以上能在小白鼠腦組織內傳代,也能在雞胚中生長。
感染乙腦病毒的蚊蟲叮咬人體后病毒先在局部組織細胞和淋巴結、以及血管內皮細胞內增殖,不斷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癥。發病與否,取決于病毒的數量毒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絕大多數感染者不發病,呈隱性感染當侵入病毒量多、毒力強、機體免疫功能又不足則病毒繼續繁殖,經血行散布全身。由于病毒有嗜神經性故能突破血腦屏障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尤在血腦屏障低下時或腦實質已有病毒者易誘發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