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欧美专区日韩-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中文字幕最新|www.tdsyxx.com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醫學健康 > 疾病知識 > 瀏覽文章

鐮狀細胞性貧血

作者:蘇蘇 來源: 康網 時間: 2023-08-07 閱讀:

鐮狀細胞性貧血

鐮狀細胞貧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發現的第一個分子病,由此開創了疾病分子生物學。其分子病理是β基因發生單一堿基突變,正常β基因第6個密碼子為GAG,編譯谷氨酸,突變后變為GTG,編譯纈氨酸,這種單個氨基酸的替代即形成HbS。在臨床上,血紅蛋白S病有3種主要形式:①純合子狀態,即鐮狀細胞貧血;②雜合子狀態,即鐮狀細胞性狀;③血紅蛋白S與其他異常血紅蛋白的雙雜合子狀態,包括血紅蛋白S-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血紅蛋白C病血紅蛋白D病等。

本病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主要見于非洲黑人,雜合子狀態者占非洲黑人的20%,美國黑人群的8%,此外也見于中東希臘土籍印第安人及與上述民族長期通婚的人群。雜合子之間通婚,其1/4子女為純合子導致鐮狀細胞貧血。

本病預后不佳且缺乏有效療法,故應注重預防,提倡優生,進行婚前和產前檢查。目前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和寡核苷酸探針(ASO)方法,或采用PCR和限制性內切酶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方法,在妊娠早期即可作產前診斷,防止純合子患兒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