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的對癥治療
心肌病的對癥治療
無明顯癥狀的早期患者,可從事輕工作,避免緊張勞累。心力衰竭患者經藥物治療癥狀緩解后可輕微活動,護士應根據病情協助患者安排有益的活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合并嚴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陣發性暈厥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荷及心肌耗氧量。護士應協助做好生活護理,對長期臥床及水腫患者應注意皮膚清潔干燥,注意翻身和防止褥瘡。
飲食給予低脂、高蛋白和維生素的易消化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每餐不宜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對心功能不全者應予低鹽飲食。同時耐心向病人講解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此外,應戒除煙酒。
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慎用降低心臟前、后負荷的藥的,以免加重心室內梗阻。洋地黃加強心肌收縮力,也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進一步降低心排血量,故亦慎用。對合并心絞痛的患者,因硝酸甘油可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故禁用。?阻滯劑及鈣離子拮抗劑可減輕心室內梗阻,緩解癥狀,常有一定療效。應用異搏定治療的最初幾周約20%患者出現惡心和頭等不良反應,需囑患者勿隨便停藥,續用后癥狀可逐漸消失。用藥宜從小量開始,加量不宜過快,護理中注意觀察不良反應,如心律失常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一旦發現應立即通知醫生予以處理。
值得提出的是,心臟病患者往往心肌病變廣泛,對洋地黃耐受性低,易現毒性反應。因此給藥須嚴格遵照醫囑,準確掌握劑量,密切注意地黃毒性反應,如惡心、嘔吐、黃、綠視及有無室性過早搏動和房室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