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的主要表現
口腔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的主要表現
慢性盤狀紅斑狼瘡是一種皮膚-粘膜的慢性結締組織疾病, 主要累及皮膚和口腔粘膜,它是各種紅斑狼瘡中最輕的一個類型。其表現分為口腔的表現和皮膚的表現兩個方面。
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的口腔粘膜病損表現為橢圓形或圓形片狀糜爛,界限清楚,病損區中央凹陷似盤狀,周邊有約1-2毫米長的白色條紋呈放射狀排列。
口腔粘膜損害多見于下唇唇紅部。基本損害為盤狀紅斑,糜爛時損害的粘膜側為放射狀白紋,皮膚側則為黑色圍線。病變區可向唇紅緣延伸直到皮膚,使唇紅與皮膚界限消失,破壞了正常的唇緣線外形,這是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的特征性表現之一。唇紅糜爛是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的常見特征,病損區常發生溢血而形成黑色血痂,繼發感染則常合并有灰褐色膿痂。唇紅病損自覺癥狀少,有時有微癢、刺痛和燒灼感。病損也可發生于口腔內的粘膜,其中以頰粘膜較多見。頰部病損常可為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的糜爛面,典型病損四周有排列整齊的放射狀白色短條紋。
皮膚損害為桃紅色斑塊,邊界清楚,中央萎縮微凹,有鱗屑,去除鱗屑后,可見其底面有透明的角質栓(膠質丁)。角質丁是慢性盤狀紅斑狼瘡在皮膚上的特殊表現。皮膚損害多出現在顴、鼻梁、頭皮、耳廓。顴與鼻梁損害常相互連接成蝶形,稱為蝴蝶斑。皮膚的慢性盤狀紅斑狼瘡一般無癥狀,病程緩慢,如經過一定時期損害消失,則遺留色素脫失的白癜風樣病損。
患慢性盤狀紅斑狼瘡者夏天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日光照射,而冬天則應避免寒冷刺激,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調整身心健康。對于慢性盤狀狼瘡的治療通常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兩個方面。當下唇唇紅部有血痂或膿痂時,可先用0.1%雷夫諾爾濕敷,去除痂皮后涂膜潰瘍軟膏,每天3-4次。如單純糜爛而無明顯感染時,則可局部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每周一次。全身治療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劑,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昆明山海棠和雷公藤,以及氯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