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的疾病進展
急性乙型肝炎的疾病進展
由于個體對病毒感染-免疫狀態的差異,急性HBV感染的疾病進展,可從很容易被疏忽的輕微病癥,到致死性的的暴發性肝炎等多種表現。
無黃疸型乙型肝炎一般病情較輕。最輕的肝炎只有標志肝病的生化異常,卻不一定有特異的肝病癥狀;有癥狀的多以"感冒"或"腸胃違和"開始,這類病人常被漏診。 而后癥狀可能發展。病人常感無原因的疲乏;食欲多正常,但對宴請不如正常時有吸引力;可有低熱、不適、肌肉關節酸痛,似為"感冒"卻不是呼吸道病毒所引起。大多隱襲起病,診斷時已難回憶確切的發病日期。肝脾輕微腫丸ALT升高幅度不大。相當數量的無黃疽病例病情遷延。有的病人一時不易確定其為急性或慢性。其實多數臨床診斷的急性無黃疸型肝炎,可能僅此憑過去未被診斷的AsC的一次輕微活動。我國在60年代較廣泛開展過人群ALT普查,無癥狀的血清ALT升高約占人群的5%-10%。在HBsAg檢測發展以后,發現HBsAg檢出率在ALT異常者中為正常者的3倍,近半數ALT升高者為無黃疽的乙型肝炎。
黃疽型乙型肝炎典型,卻遠不如無癥狀HBV感染和無黃疸乙型肝炎常見。 急性起病,發病時間較易確定。有較明顯的前驅癥狀,HBsAg陽轉、ALT升高,隨之出現黃疸。明顯的厭食、惡心、嘔吐,黃疽停止發展的同時,癥狀明顯好轉。隨后生化改變逐漸正常,病毒抗原血清轉換。黃疽型肝炎較易恢復。一般而言,黃疸不及甲型肝炎明顯,膽紅素早于ALT復常。
暴發性乙型肝炎不足急性乙型肝炎的1%。病情可迅猛發展,在10日內出現肝性腦病而黃疽尚不明顯,或在典型的急性發病后,黃疸迅速加深,反復嘔吐,逐漸出現其它肝衰竭癥狀。
淤膽型肝炎可發生于任何一種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乙型肝炎中的發生率約2%-3%,老年肝炎可達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