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的實驗室診斷及檢查
重癥肌無力的實驗室診斷及檢查
藥物診斷性試驗:當(dāng)臨床表現(xiàn)支持本病時,騰喜龍(tensilon)或新斯的明(neostigmine)藥物試驗有助診斷確立。前者是膽堿酯酶的短效抑制劑,由于顧忌心律紊亂副作用一般不用于嬰兒。兒童每次0.2mg/Kg(最大不超過10mg),靜脈或肌注,用藥后1分鐘即可見肌力明顯改善,2-5分鐘后作用消失。新斯的明則很少有心律紊亂不良反應(yīng),劑量每次0.04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最大不超過lmg,最大作用在用藥后15~40分鐘。嬰兒反應(yīng)陰性者4小時后可加量為0.08mg/kg。為避免新斯的明引起的面色蒼白、腹痛、腹瀉、心率減慢、氣管分泌物增多等毒蕈堿樣不良反應(yīng),注射該藥前可先肌注阿托品0.01mg/kg。
肌電圖檢查:對能充分合作完成肌電圖檢查的兒童,可作神經(jīng)重復(fù)刺激檢查,表現(xiàn)為重復(fù)電刺激中反應(yīng)電位波幅的快速降低,對本病診斷較有特異性。本病周圍神經(jīng)傳導(dǎo)速度多正常。
血清抗Arh-R抗體檢查:陽性有診斷價值,但陽性率因檢測方法不同而差異。嬰幼兒陽性率低,以后隨年齡增加而增高。眼肌型(約40%)又較全身型(70%)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