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有哪些病理改變
慢性胃炎的病理學特征是炎癥、萎縮和腸上皮化生。炎癥主要表現為黏膜層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浸潤,若出現中性粒細胞浸潤,多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導致的慢性活動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其病變局限于黏膜層上1/3,不影響腺管部分,上皮層變性壞死,重者糜爛甚至出血。慢性炎癥發展過程中出現胃黏膜萎縮,主要表現為胃黏膜固有層腺體的數量減少或消失,嚴重者胃黏膜變薄。腸上皮化生在萎縮性胃炎時很常見,表現為胃固有腺體為腸腺樣腺體所代替。按化生上皮功能來分,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前者和小腸黏膜吸收細胞相似,有刷狀緣,不分泌黏液,有細胞,杯狀細胞和吸收細胞;而后者刷狀緣不明顯,微絨毛發育不全,胞漿內有黏液分泌顆粒。另外通過黏液組化染色法可將腸上皮化生分為大腸型化生和小腸型化生,而大腸型化生與胃癌關系密切。慢性胃炎進一步發展,胃黏膜上皮或化生的腸上皮發育異常,可形成異型增生,又稱為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變,表現為上皮細胞的異型性腺體結構的紊亂。 不同類型的胃炎其病理改變在胃內的分布不同,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炎,炎癥彌漫性分布,但以胃竇部為主。自身免疫性胃炎,其病變主要局限在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