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狀體征
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狀體征
進行性脊肌萎縮的主要病變部位在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和錐體束,發病年齡多數在40~50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常常是緩慢進展。存活期較長,一般在5年以上,少數病人甚至存活20年以上,后期病人常死于營養障礙、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病變部位在下位運動神經元,也多為散發病例,病程歷時數月~2年。該病病因不清,除了中毒學說、慢病毒學說等以外,還有發現雄激素受體基因突變與該病有一定的關系。其癥狀表現在:
(1)發病年齡約30歲,稍早于ALS,男性多見;
(2)擊襲起病,表現肌無力、肌萎縮和肌束顫動等肢體下運動神經元功能缺損癥狀體征;首發癥狀常為一手或雙手小肌肉萎縮、無力,逐漸累及前臂、上臂和肩胛帶肌,從下肢開始萎縮者少見,遠端萎縮明顯,肌張力和腱反射減低,無感覺障礙,括約肌功能不受累。
(3)波及堅水發生延水麻痹者存活時間短,常死于肺感染。
通過閱讀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狀體征,我們對進行,性脊,肌萎縮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