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的手術原則
膽囊息肉的手術原則
膽囊息肉的手術原則是有無明顯不適癥狀和是否可能惡變。嚴格地說膽囊息肉應稱為膽囊息肉樣變或膽囊隆起樣變,因為膽囊息肉常是B超檢查后的診斷結果,而B超并不能判斷息肉的性質,這需要病理檢查,但又不現實。膽囊息肉是一系列類似病變的統稱,所以準確的手術判斷要結合患者和膽囊息肉疾病本身的特點來考慮。
近半數患者為膽固醇性息肉,20%為炎性息肉等,這部分不會惡變,通常采取定期觀察的方法。患者如果有明顯癥狀,或者有膽囊結石、急慢性炎癥,應考慮手術。膽固醇性息肉通常多個發生、較小(3-5mm),與膽囊壁連接的蒂細小,可以定期觀察;若超過1cm又有癥狀可以考慮手術,如果又是單發或懷疑有惡變可能,更是主張手術。
主要考慮的還是剩下的20%(膽囊腺瘤和膽囊腺肌病),因為這部分有10-20%的惡變可能,通常考慮手術。懷疑膽囊癌必然手術了。也就是說發現類似膽囊息肉的患者只有約1-2%患者可能發生癌變,所以既不能過度手術,又要避免癌變可能,這需要結合本病的特點。這部分通常發生在女性,單個息肉、基底部寬,直徑1cm,位于膽囊頸部,合并膽囊結石是建議手術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