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導致急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導致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炎有多種病因,但多數是因感染所致,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急性心肌炎主要的病理基礎一方面是病毒感染,另一方面是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統對心肌細胞的破壞。自身免疫系統在抵抗病毒入侵時產生的抗體也可以造成心肌損傷。 急性心肌炎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可發生在各年齡層,包括新生兒也可能受到侵襲。急性心肌炎常跟病毒感染有關。在嬰幼兒期的心肌炎大多為急性發作,甚至是猛暴性而造成死亡;較大孩童或青少年則發病較緩慢,但可能發展成郁血性心臟衰竭或擴張性心肌癥。 因此,對兒童感冒,應及時上醫院檢查治療,以免病毒侵犯心肌。心肌炎的臨床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自覺癥狀,只在醫生做心臟聽診或化驗檢查才發現有異常。急性心肌炎病情可以在數小時內急劇變化,引發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醫生提醒,當然,也無須太緊張,一般來說,并不是感冒就一定都會得心肌炎,所以也不要把感冒看得那么重。當孩子有腹瀉,同時存在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脈搏過快等征象時,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