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理調節
冠心病患者心理調節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自身血液的小動脈,當其發生粥樣硬化后,血管壁上可出現脂質沉著,產生粥樣斑塊,使動脈管腔狹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可引起心肌缺血性壞死。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如何調節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呢?
(1)要科學地認識冠心病。首先要在醫生幫助下了解心臟的構成,冠心病形成的原因,以及常見的誘發因素,從而使患者對冠心病有正確的認識,進而消除那種/為何偏我得冠心病?/的不正常心態,建立起一種能與病共處的正常心態,減輕不必要的思想壓力,有助于預防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臟意外事件的發生。
(2)遇事要心平氣和,盡量避免情緒激動。大家知道,情緒激動有可能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那些脾氣急躁,愛管閑事,易生悶氣的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靜,談話應心平氣和。若心情一時難以保持平靜,應走開到別的地方去,換一換環境,或進行適當勞動或體育活動,以緩解、釋放內心的不痛快。
(3)要做到與家人、鄰居/和平共處/。平日要多談心、多交流思想,彼此之間互相關心。遇事要寬容別人,不要斤斤計較,不可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發脾氣,給心身加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