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腦血栓病人腦CT檢查為陰性的原因
有些腦血栓病人腦CT檢查為陰性的原因
腦CT檢查顯示腦梗塞病灶的陽性率為66.5%-89.2%,而對初期腦出血的陽性率為100%。因此,早期CT掃描陰性有助于排除腦出血、硬膜下血腫、腦膿腫、瘤卒中等。而有些腦血栓病人有臨床表現,但CT掃描可為陰性,其主要原因有:
(1) 限于現有的CT性能和設備條件。
(2) 病變部位、大小的影響。病變位于腦干、小腦,可受骨性因素的影響而為陰性。小于8毫米的梗塞灶,難以為CT分辨,可為陰性。有比如,有人對多發性腦梗塞進行CT和磁共振成像對照檢查,其中經磁共振成像證實的23例腦干梗塞和13例小腦梗塞,而CT檢查未能發現其病灶。
(3) 發病至CT掃描的間隔時間因素。發病后3天內掃描結果可為陰性,因為于發病后4-14天CT掃描陽性率最高,顯示最佳。2-4周則呈等密度現象(稱為模糊效應),CT掃描則呈假陰性。4周后密度漸下降,達腦脊液密度為止。2月后,壞死組織被清除,留下低密度囊腔,病側腦室擴大。因此,對腦梗塞的CT掃描一定要掌握時機。
(4) 與病變的發展速度有關。有些病人可能因為血管閉塞的緩慢或已有側枝循環建立,其血運并非突然斷絕,病變區腦組織尚未達到缺血壞死,或未達到CT所能顯示的密度改變,但局部腦組織因血流低灌而出現腦功能障礙,出現臨床癥狀、體征。
所以,臨床表現局灶性腦損害的病人,CT檢查陰性者,要仔細分析有無上述因素的存在,正確運用加強劑,必要時復查CT或行磁共振成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