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血液的認識是什么?
中醫對血液的認識是什么? 古代中醫文獻認為"血"和"液"是兩種東西。如《靈樞·決氣篇》中說:"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之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用"血"表示血液。血液的病變稱為"血病",如《素問·九部九候論》有"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之說。而"血液"與"營"、"衛"關系密切,《靈樞.邪客篇》中云:"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靈樞·營衛生會篇》又云:"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一樣相關,如環無端"。血液的順從賴于骨髓的堅固,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述:"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可見,古代血液的概念指"血"與"營"、"衛"關系甚為密切。血存于骨,行于脈。后也把各種出血征候稱之為"血證",清代唐榮川專著《血證論》是中醫血液學第一本專著,晚清流傳甚廣,是影響最大的醫著之一。直到民國年間,《中國醫學大辭典》中也只列出一條"血"而沒有血液這個名詞。1926年謝利恒引進現代學說,首先認為"血"與"血液"是同一概念,他指出"血為人體流質之一種,灌注經脈之中,營養身體各部,且能排泄廢物之液體,其色鮮紅或暗赤,比水濃重,憂愁氣,味咸,性能凝結,在血管及心臟中者,周流全身,謂之血液循環,由赤血球,白血球及血漿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