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的臨床特點
多發性硬化的臨床特點 多發性硬化是以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發病灶和緩解、復發病程為特點的脫髓鞘疾病。緩解和復發的病程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點之一。首次發病后的癥狀可以完全緩解,以后的反復發作,殘余癥狀可逐漸積累加重,本病的平均病程多則12-14年,少則為2-3年,但在急性病例可在數周或數月內死亡。死亡原因多數由于繼發感染,體力衰竭,部分病人是由于本病的直接影響,死于呼吸麻痹、癲癇持續狀態或腦疝等。 臨床表現女性較男性多見。起病于青年,10歲以下及60歲以上者少見。多數病人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病人起病緩慢。以肢體疼痛、感覺異常及無力為首發癥狀者最為常見,視力障礙者起病者也不少見,常見的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是單側和雙側的球后視神經炎、眼球震顫、眼肌麻痹,痙攣性肌體癱瘓,共濟失調,傳導束性感覺障礙和膀胱功能障礙等。90%以上的病人腹壁反射消失。痛性痙攣和核間性眼肌麻痹在本病有一定特征性意義。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類固醇治療本病的活動期有效,可促進病情緩解,但不能改變疾病的最后結局。在長期使用激素時,為避免其副作用,可合并應用免疫抑制藥物。預防并發感染,避免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和情緒波動可減少復發。
本站經常提到,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您閱讀得越多,認識自己和世界就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