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繼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藥物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最常見的病因之一.藥物誘發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在兒童和青少年僅占10%,成人>50%.
藥物誘發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有一些基礎發病機制(免疫性,中毒,特異素質或過敏反應)應與重型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相區別,這些重型病例可預期發生于大劑量抗癌藥或放療后(見下文).同時也應與病毒感染所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相區別(見下文).細胞毒化療誘發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由于中性粒細胞前體細胞的高增殖率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迅速更新的緣故.
免疫中介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由于藥物作為半抗原,刺激形成抗體而誘發的,一般持續一周.使用氨基比林,propylthiouracil或青霉素均可誘發.其他藥物(如吩噻嗪)當給予中毒劑量時可致本病.相反,特異素質性反應是無法預見的,其發生與所用藥物如氯霉素的劑量和療程均無關.急性過敏反應(如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僅持續幾天.慢性過敏反應可持續數月或幾年.超敏反應罕見,偶爾可累及芳香類抗驚厥藥物(即苯妥英,苯巴比妥)于肝內的厭氧代謝.過敏性反應誘發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常有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肺炎,腎炎,肝炎或再生障礙性貧血.藥物誘發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偶爾可無癥狀,特別是在藥物治療期間定期檢查血象的那些患者尤為如此.
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是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的巨幼細胞貧血的常見與早期表現,雖然其常伴有大細胞性貧血并且有時可發生輕度血小板減少.若病人患有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時,酒精可抑制骨髓對感染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