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按摩法可以緩解小兒腦癱患者病痛
下肢按摩法可以緩解小兒腦癱患者病痛 下肢按摩法分為六個階段:分髖法;髖(股骨頭)內外側旋轉法;直腿抬高三指按摩法;壓膝整足法;搬足法和壓足及小腿后三指按摩法。 1.分髖法:患兒取仰臥位,屈膝屈髖,術者以雙手扶患兒雙膝內側,雙大拇指揉壓雙解剪穴(大腿內側),并推拿痙攣的股內收肌群,以緩解內收肌痙攣。雙手扶按患兒雙側大腿內側,緩慢將雙膝分開,依患兒耐受度盡量外旋髖關節,保持3-5秒,伸膝伸髖。如此反復做40-60次。此法防治髖關節內收內旋,抑制內收肌攣縮。 2.髖(股骨頭)內外側旋轉法:患兒取仰臥位,雙下肢伸直,一手向下輕壓固定住左腿,另一手握持右膝。使患兒右腿向內屈曲,使得該側髖關節做由內向外的環轉運動,旋轉一周后右踝關節置于左腿的膝部,如此反復40次。左腿用同樣方法做40次。此法防治雙下肢內收內旋;髖關節屈曲攣縮。 3.直腿抬高三指按摩法: 患兒取仰臥位,術者一手握患兒一側下肢踝關節,使其盡量伸直向上抬高,與身體呈90度,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外指并攏沿小腿后面的腓腸肌起端向下按摩到達大腿后側跟腱止端。適應于雙下肢屈曲痙攣者。緩解腓腸肌痙攣,矯正足下垂畸形。 4.壓膝整足法: 患兒取仰臥位,術者使患兒一側下肢屈膝屈髖,右手使踝關節呈90度固定,拇指緊壓解溪穴,食中二指按于踝關節后方根腱處,左手按膝部,向前下方按壓,再恢復原狀,如此反復做40次。可防治尖足。 5.搬足法: 病兒仰臥位,術者左手拇指按壓解溪穴,并固定踝關節,右手握前足,拇指緊壓涌泉穴,向前、向外推揉30次,以矯正足內翻畸形。如足外翻畸形,則向上、向內推揉。 6.壓足及小腿后三指按摩法: 患兒取俯臥位,屈曲患肢膝關節約90度,術者一手壓其足掌前部,使踝關節背屈,另一手以拇、食、中三指自腓腸肌起始端按揉至跟腱處,如此反復20-30次。本法可防治腓腸肌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