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病為什么會復發?
下面為您介紹子宮腺肌病為什么會復發?的文章:
子宮腺肌病為什么會復發?
子宮分為3層。內層為子宮內膜,中間為肌層,最厚,外層為很薄的漿膜層。如果子宮內膜侵入肌層就成了子宮腺肌病,以往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目前,對引起子宮腺肌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缺乏清楚的了解。一般認為,多次妊娠和分娩時子宮壁創傷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是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也有學者認為可能與高雌激素刺激有關。
凡有月經增多、痛經進行性加劇的婦女,都要想到本病的可能。此外,本病還可導致不孕。一般醫生在腹部檢查時,會發現子宮均勻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結節隆起,質地硬而壓之有疼痛。通過B超一般都可以作出診斷。磁共振為目前診斷腺肌病最可靠且無創傷的診斷方法。
對年輕有生育要求、近絕經期、不愿接受手術治療或保守性手術治療后癥狀復發者,均可考慮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達那唑、孕三烯酮、口服避孕藥、孕激素、米非司酮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但這些藥物均可造成閉經,有一定的副作用,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藥物治療無效或長期劇烈痛經時,應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根治手術和保守手術。根治手術即為子宮切除術,保守手術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術、子宮內膜及肌層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肌層電凝術等。
如果患者無生育要求,且病變廣泛,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合并子宮肌瘤或存在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以切除子宮為宜。而且,為避免殘留病灶,以全子宮切除為首選,一般不主張部分子宮切除。
子宮腺肌病病變多為彌漫性,界限不清,徹底切除病灶幾乎不可能,故單純的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疼痛緩解率低,復發率高。因此,有專家利用腹腔鏡手術,在切除腺肌瘤的同時阻斷子宮的供血動脈,可提高該手術的療效。
令患者關注的是子宮腺肌病會不會惡變的問題。與子宮腺肌病類似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其惡變率國內報道為1.5%,國外報道為0.7%~1.0%。相比之下,子宮腺肌病發生惡變更為少見。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將本文子宮腺肌病為什么會復發?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