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者的手法按摩
腦癱患者的手法按摩
手法按摩是一種物理療法,是治療小兒腦癱的重要療法之一,也是經絡調節的主要內容,而且還是我國醫學對小兒腦癱的重要康復治療手段,它無服藥之不便,針刺之痛苦故易為患者接受。
腦癱在新生中,發病率較高。它的類型較多,美國腦性癱瘓協會將此病分為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強直型,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一般以痙攣型,肌張力低下型為多見。
痙攣型腦癱約占2/3,主要表現為上肢,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以伸肢,內收肌張力增高。此型患兒多見四肢癱和雙下肢癱及偏癱型的腦癱,這是根據受累部位不同而分型。而肌張力低下型腦癱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明顯降低,肌肉松弛而無力。
在給痙攣型腦癱手法療法的同時,應采取對痙攣抑制的原則。小兒手法操作,患兒多取仰臥位,而醫者一般均取坐位操作。在施手法時多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或指尖揉,推,搓,搖等。醫者在手法應用中,應根據患兒治療需要,持續一定時間,還必須根據患兒的體質,病情及操作部位等不同情況來決定力量的大小,哪種手法,例如:針對痙攣型腦癱而言,它的主要特點是上肢屈肌能力增高,下肢伸肌,內收肌能力增高。有了這種特點之后我們可選擇一些抑制痙攣的手法操作。因為痙攣癥狀常在患兒用力,激動時加重,安靜入睡時減輕,所以我們采用手法之前應當讓患兒處于安靜狀態下進行。這時可以通過一些輕快柔和,平穩著實的揉法。在揉法當中又包括大,小魚際揉法。掌根揉法,掌揉法,單指揉法,但又根據痙攣部位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揉法。如果屈肌痙攣,就可以通過大小魚際揉法,單指揉法進行交換施行。主要以伸肌為主要部位,輔助手,足陽經及出位為次,這當中可要注意手法的節律性:不可快慢不一,輕重不一;深透度是否到達病變部位,起到調節機能作用,也就是說我們手法操作要?/輕而不浮,重而不滯/。
痙攣型患兒的牽張反射亢進,致使某些肌群的張力明顯增高,而拮抗肌的張力相對不足,反復多次牽拉活動,能使痙攣肌的牽張反射轉為抑制,從而使痙攣肌肉放松。治療師牽拉痙攣肌時,動作要柔和,以防肌腱損傷。同時,要使患者合作,避免哭鬧,對抗和自己用力收縮,否則加重肌痙攣,快速牽拉手法,即對肌肉進行快速而輕柔的牽張,是一種低調值刺激,可易化這些肌群,抑制對抗肌群,緩慢牽張手法對痙攣肌有抑制作用,輕度攣縮和肌痙攣者可采用持續的緩慢的,小力量的牽張。例如:痙攣性上肢癱牽張手法,治療師一手握住患兒肘關節附近,另一手握住手心,使手,腕,指關節痙攣關節牽拉,使上肢恢復到原來的屈曲痙攣狀態。如此反復作被動牽拉活動。一般患兒在仰臥位和站立位時進行,易達到上述抗痙模式,坐位時進行阻力要大些,治療對痙攣肌的牽張動作要緩慢,輕柔,逐漸達到關節的最活動范圍,以不使患兒明顯疼痛為度,進行較長時間的,溫和的牽張運動效果較好。
由于痙攣型的腦癱兒關節痙攣,自主運動十分困難,嚴重者出現肌腱攣縮,關節畸形,治療師檢查清楚哪個部位出現問題,就應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膝關節屈曲,可用矯形法,令患兒仰臥,操作者兩手重迭,在患兒膝部按壓;髖關節內旋可令患兒仰臥,兩下肢屈曲外展。操作者雙手分別按于雙膝上方內側,向外上方向下按壓;踝關節背屈不充分時,可讓患兒取仰臥位,將足掌放平。操作者一手握住患兒足前掌下方,另一手放于足背中上方,用力向下快速按壓,除了矯形法之外,還可用手法牽張治療,置患兒仰臥,頭居中。治療師活動患兒下肢各關節。兩側伸肌和內收肌痙攣時,治療師兩手分別握住患兒雙腿膝關節下端,使髖,膝關節充分屈曲后再予拓直,髖屈曲同時伴外旋,兩腿交互屈伸,反復牽張和放松。然后,將兩腿緩慢向外牽張達到最大程外展位后再松手,使他恢復原狀,重復多次,國繩肌和跟腱肌痙攣時,治療師也可按壓其膝關節,使膝關節呈伸展位,另一手握住該側足前端,緩緩施力于足底,使踝關節背屈。將膝,踝關節反復屈曲和伸展。患兒下肢呈伸展位而不能達到充分足背屈時,治療師可將該側下肢外展,稍抬高并緩緩加大對足背屈的牽張力。同時使拇指背屈及按摩解溪穴位,易促進足背屈和緩解跟腱痙攣程度,治療師也可用兩手分別握住患兒兩足前部,使兩側髖,膝,踝關節進行交互屈伸活動,速度由慢到快,最后以最快速度和充分屈伸程度,連續牽張數分鐘。此法可使下肢髖,膝,踝關節均獲得牽張。但對跟腱痙攣嚴重的患兒,則牽張力度不足,需另行加強對踝關節的背屈牽張,若伴足內翻時,也可用 手法向相反方向反復牽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