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貧血的中醫病機
海洋性貧血的中醫病機
中醫沒有海洋性貧血的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于中醫學中/虛勞/、/積聚/、/疳證/、/童子勞/等范疇。
海洋性貧血大多嬰幼兒時即發病,表現為貧血、虛弱、腹內結塊、發育遲滯等。多因稟賦不足,腎氣虛弱引起。腎為先天之本,先天腎精不充,則生化無源。/小兒之勞,得于母胎/。可見/童子勞/與父母關系密切,腎不充盛同時也影響后天脾胃功能和生長發育。
1 稟賦不足
父母先天不足,腎精虧虛,或因年幼早婚,精氣未充,或因年老得子,精已衰敗,或父母本身稟賦有缺,子女必然先天不足,胎嬰形體瘦弱,體重不足,氣息微弱,血少色白,發育遲緩。
2 腎精不充
腎為先天之本,一身生化之源,/腎藏精、主骨、生髓/。稟賦不足為腎精不充的先天因素。腎氣虛者,脾氣必弱;脾氣弱者,腎氣必虛。脾腎氣虛,又失后天之本,/冷積久停于脾,不能克化,結成癖塊,藏于脅下,或左或右/,終成積聚。
3 脾胃虛弱
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則氣血生化不足,患者體乏無力,血少色白,水濕運化障礙,郁久化熱,濕熱發為黃疸。冷積日久,可結成癖,黃疸日久,氣滯血瘀,也易成積聚之證。
本站經常提到,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您閱讀得越多,認識自己和世界就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