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重視病毒以預防感染
心肌炎重視病毒以預防感染 心肌炎病人感染病毒后發熱,乏力,倦怠,思睡,咳嗽,鼻塞,咽喉不適等。其他病毒感染的相應癥狀:如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白質炎,帶狀皰疹,甲型肝炎等病。常于病毒感染二三周后,或同時出現心臟癥狀:體溫正常后,仍感心悸,脈搏增快,心前區不適。胸悶氣急或伴有心前區隱痛,活動后加重。心律不齊,感到心跳提前出現,其后有脈短缺。心電圖異常,心肌損傷ST-T改變,可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竇速,竇緩以及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 病毒性心肌炎發生于40歲以下患者為多,約為75%~80%,男性多于女性,多發生于秋冬季。病毒性心肌炎以柯薩奇B組病毒引起的最多,近些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率顯著增高,成為我國當前最常見的心肌炎。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在臨床較為常見。多種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為常見,如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并病毒、柯薩奇、埃柯病毒、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等;另外麻疹、腮腺炎、乙型腦炎、肝炎、帶狀皰疹、水痘等也可引起該病。 由于心肌炎的發生與細菌、病毒等感染有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預防感染,積極治療某些感染性的疾病有重要意義。尤其應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對易感冒的人群,平時應注意營養,適時增減衣物,避免過勞,并選擇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大多數急性心肌炎預后良好,患者經過適當的休息和治療能完全痊愈,不會遺留任何后遺癥。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治療不及時或錯當成感冒、腹瀉等疾病治療,部分心肌炎患者可由急性轉為慢性,感冒可能加重心肌炎的病情,還會使已相對穩定的癥狀再次復發,防止病毒的侵入對預防心肌炎發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