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的病理及常見類型
多發性硬化的病理及常見類型
多發性硬化的病理特點是局灶性、多位于腦室周圍的散在的脫髓鞘斑塊,伴反應性神經膠質增生,也可有軸突損傷。病變可累及大腦白質、脊髓、腦干、小腦和視神經。腦和脊髓的冠狀切面可見灰粉色分散的形態各異的脫髓鞘病灶,大小不一,以半卵圓中心和腦室周圍,尤其是側腦室前角最多見。鏡下可見急性期髓鞘崩解和脫失,軸突相對完好,少突膠質細胞輕度變性和增生,可見小靜脈周圍炎性細胞浸潤。病變晚期軸突崩解,神經細胞減少,由神經膠質形成硬化斑。常見類型有:
a.復發-緩解(R-R)型:最常見,約為85%,早期出現多次復發-緩解,兩次復發之間病情較穩定。
b.繼發進展(SP)型:R-R型可轉為此型,病情進行性加重不再緩解。
c.原發進展型:約占10%,其病年齡偏大(一般大于40歲),發病后病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緩慢進展,神經功能障礙逐漸進展,出現小腦和腦干癥狀。
d.進展復發型:比較少見,在原發進展型病程的基礎上伴有急性復發。
e.良性型:約占10%,病程呈現自發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