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及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及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與免疫系統和遺傳因素有關,精神因素和感染只是誘發原因。主要癥狀是便血。這種疾病多見于中年和年輕婦女,病變從直腸開始,逐漸蔓延至全部結腸,病變后的結腸粘膜充血、水腫、有散在的多發性小潰瘍,潰瘍面覆有白膜。 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癥狀是便出的為膿血便,或是混有粘液的糊狀血水便,輕病人每日大便3--4次,重病人每日可多達10--20次。疼痛多在左下腹,大便后緩解,病情越重,腹痛越明顯。情輕的病人不發燒或有低燒,重病人有高燒。貧血是由于不斷失血所致。還有乏力、消瘦、食欲減退、關節疼、腹部畏寒及下墜感等癥狀。此種疾病的診斷主要用鋇劑灌腸、組織結腸鏡以及大便常規檢查等方法。由于病變的腸段痙攣收縮較多,常誤診為腸段狹窄或結腸癌。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措施: 持情緒穩定。情緒波動易引起復發和延長治療時間。 飲食以營養豐富,高熱量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刺激性和纖維素含量多的食物,少吃水產品和牛奶。 水楊酸偶氮磺胺(AZULFIDINE)是使用方便的藥物,可減少腎上腺素和ACTH的用量,但要注意磺胺過敏的病人。此病的治療方法較靈活但復雜,藥物使用應遵醫矚。灌腸是有效治療方法,一般使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SUCCINATE)加生理鹽水制劑。如果亂用藥物, 會刺激腸粘膜或過敏反應,反而加重病情。
小編就經常提到,文章人類進步的階梯。好的文章一定要與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