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合理補充蛋白質
肝炎病人合理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結構基礎。患肝病時,因為肝臟細胞受到損害,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等,需要蛋白質進行修復,并增強免疫功能,高蛋白飲食一般為每日供給蛋白質95-130克,如有腹水、無血氨增高,每日每公斤體重應供給蛋白質2-3克;若有血氨增高,則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還應注意供給蛋氨酸、膽堿、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質,每日食用含適最動物蛋白質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魷魚、瘦肉、蛋、魚、豆類及其制品等, 人體肝臟受損害時,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含量減少,因此,膳食蛋白質宜多供給富含支鏈氨基酸食物.諸如魚、蝦、鴨、去皮雞肉、牛奶、黃豆、玉米、小米、糯米、菜花、小紅棗等;而要少吃帶皮雞肉、豬肉、牛肉、羊肉、兔肉等含芳香族氨基酸較多的食物。一般,瘦肉每l00克含蛋白質16-25克,瘦牛肉為20%,雞肉為25%。 植物性蛋白質對人體非常有益,富含植物性蛋門的食物如豆制品、豆角、花生、芝麻、干果、玉米、谷類、瓜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