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成因
膽囊息肉成因 膽囊壁良性腫瘤的命名比較混亂。以往的醫學書籍中,將膽囊的良性腫瘤籠統地稱為乳頭狀瘤,或息肉。近年來習慣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到目前為止,有關膽囊良性腫瘤的命名和分類尚有爭議,并未統一。我們還是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習慣,將膽囊的隆起樣病變分為良性腫瘤性病變和非腫瘤性病變(或稱為假瘤)兩種,前者以腺瘤為主,后者以膽固醇息肉為最多見。 膽囊的假瘤又稱為非腫瘤性病變,主要包括息肉、增生性病變和組織異位病等,其中膽囊息肉最多見。膽囊息肉分為膽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兩種,其中膽固醇息肉占67%。膽固醇息肉是膽固醇代謝紊亂的局部表現,此類息肉并非真性息肉,而是膽固醇結晶粘附在膽囊壁上形成類似息肉樣的表現,可發生在膽囊任何部位(少數病例可能有膽囊結石)。其外觀呈黃色分葉狀或呈桑椹樣,柔軟而易脫落。息肉大小不等,一般為3~5毫米,絕大多數直徑小于10毫米。炎性息肉可單發,也可多發,直徑約3~5毫米,常伴有膽囊的慢性炎癥。 膽囊良性腫瘤(腺瘤)是來自膽囊上皮的良性腫瘤,約占膽囊良性病變的23%,約占同期膽囊切除的1%,女性比較多見。部分病例會同時伴有膽囊結石。膽囊腺瘤大多數為單發,少數多發,可發生在膽囊的任何部位,平均直徑5.5士3.1毫米,大多數腺瘤小于10毫米,此類腺瘤有較高的癌變率,隨著腺瘤的增大惡變率增高,也有人將其稱為膽囊癌的癌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