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狼瘡的概述
下面為您介紹藥物性狼瘡的概述的文章:
藥物性狼瘡的概述
人們在服用了一些藥物后,亦可導致狼瘡樣癥狀,因服用某種藥物后所致的狼瘡樣癥候群稱為藥物性狼瘡。
早在20世紀40年代即發現磺胺嘧啶能誘發藥物狼瘡,50年代發現青霉素,肼苯噠嗪可引起紅斑狼瘡現象,以后發現抗驚厥藥、普魯卡因酰胺、甲基多巴、異煙肼、氯丙嗪等也可誘發狼瘡癥狀,至今發現有關誘發藥物性狼瘡的藥物約50余種。
藥物性狼瘡同一般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有許多不同點,藥物性狼瘡無性別差異,但與所服的藥物相關,臨床表現發病較輕緩,常在藥物使用數日后發病,表現為發熱,肌肉關節腫痛,面頰皮疹,口腔潰瘍及脫發等,有些藥物如異煙肼、肼苯達嗪和普魯卡因酰胺引起者,可發生胸膜炎或心包炎,但腎臟及中樞神經受損極少,其它少見的表現有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及雷諾氏現象等,實驗室檢查常有明顯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血沉提高,抗核抗體95%陽性,不出現低補體血癥,抗ds-DNA及抗Sm
抗體可以陰性,血抗核蛋白抗體和抗ss-DNA抗體多為陽性。停用致病藥物后不久,臨床癥狀可在數月或數周消失,血清學的異?;謴洼^慢,抗核抗體可在停藥后數周或數月甚至數年仍陽性,能引起藥物性狼瘡的藥物可使隱性或緩解期的紅斑狼瘡復發或惡化。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將本文藥物性狼瘡的概述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