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性癱瘓的介紹
小兒腦性癱瘓的介紹
小兒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是出生前到出生后發育時期非進行性的腦損傷。主要是母親分娩時困難引起的胎兒窒息或顱內出血,出生后不呼吸,腦缺氧時間較長所致。少數是因先天性腦發育不全、腦積水,也有一部分是后天新生兒嚴重黃疸、腦炎、腦膜炎等的后遺癥。腦性癱瘓小兒如無智力障礙,輕度癱瘓經過治療、功能鍛煉,病情可以好轉。如果智能嚴重障礙、體質差、嚴重癱瘓常易患肺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而威脅生命。腦性癱瘓表現為姿勢異常和運動發育障礙同時伴有視力、語言、視聽覺、攝食、癲癇等障礙,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肢體的神經障礙。
腦性癱瘓分為四種類型:痙攣型(55%)、運動障礙型(25%)、共濟失調型(5%)及混合型。小兒腦癱國際上患病率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