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怎樣引起的?
乙肝是怎樣引起的?
乙型肝炎病毒屬于 DNA 病毒科 , 直徑為 42nm 的完整病毒顆粒 , 也叫 Dane 顆粒 , 分外殼和核心兩部分 , 外殼含表面抗原和前 S 基因產物 , 外殼呈直徑 22nm 的球形與管環 , 是病毒的過剩蛋白質 . 外殼本身無傳染性 . 核心含有環狀的雙股 DNA, 整個核心為核心抗原 (HBsAg), e 抗原是核心的斷片 (HBeAg) 。
乙型肝炎病毒不直接損害肝細胞 , 肝組織損傷是通過機體免疫反應所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肝細胞后 , 可改變肝細胞表面的抗原性 , 并刺激 T 細胞變成致敏淋巴細胞 , 體內也相應產生了抗肝細胞膜抗原的自身抗體 , 它們都攻擊帶有病毒的肝細胞 , 在清除病毒的同時 , 導致肝細胞破裂 , 變性和壞死 , 免疫反應正常的人一般表現為急性黃疸型肝炎 , 在恢復期中有足夠的免疫功能清除體內病毒而獲得痊愈 . 免疫功能過強者可成為重癥肝炎 , 是因為大量的病毒被消滅的同時 , 廣泛的肝細胞被破壞 . 如果體內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缺陷 , 循環 T 細胞減少 , 抗 -HBs 缺乏 , 因此不能完全清除病毒 , 抑制其復制 , 并且有部分肝細胞在致敏淋巴細胞作用下不斷被破壞 , 而使病變持久不愈 , 形成慢性活動型肝炎 . 破壞輕微者為慢性遷延型肝炎 ; 如果患者的 T 細胞功能很差 , 病毒可在細胞內自由出入 , 持續增殖復制 , 產生大量 HBsAg, 但肝細胞變性和壞死極輕微 , 則成為 HBsAg 的攜帶者。乙型肝炎的發病機理和免疫反應相互交織 , 錯綜復雜 , 預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辦法 , 就是了解它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